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异)方,指意不同”,人君就无法维持统一。
“诸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
(1)材料一中的图一为秦统一货币图,秦始皇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哪种货币?图二为秦统一文字图,秦朝使用的规范文字是什么?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推行了什么制度?为加强思想控制,他采取了什么措施?
(2)根据材料二,为加强思想上的大一统,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议?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在政治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3)上述材料中涉及的秦始皇、汉武帝的相同点是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汉朝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和商业的繁荣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追求思想解放,探寻政治文明是中外现代化探索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材料二 在你睡觉时,你能获得保证,第二天醒来时,你的财产和昨天一样,没有丝毫变动,这是很大、很幸福、超乎许多国家的权利。
——伏尔泰《关于百科全书的问题》
请回答:
⑴打破封建专制和宗教神学的禁锢,把“人”从“神”手中解放出来,这是近代西方政治变革成功的前提。材料一反映了哪一历史时期的思想成果?其核心思想是什么?
⑵材料二中伏尔泰的主张在法国哪部文献中得到体现?请概括该文献的核心内容。
⑶“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请问1915年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国进步知识分子,高举什么旗帜掀起了哪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⑷综合上述内容,你认为这些文化运动或思想主张产生了哪些共同影响?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20世纪至今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三次大的改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战结束后,战胜的帝国主义国家通过两次会议的召开确立了战后国际“新秩序”;二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采取了“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政策并由此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
材料二 近年来,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态势,新兴大国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各国力争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材料三 冷战消失了……为具有更加多元化特点的社会开启了大门。随着政治格局的演变,世界经济也呈现全球化特点。
请回答:
⑴二战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此格局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⑵材料二表明当今世界格局正朝着什么趋势发展?决定当今世界国与国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⑶“冷战”结束后,世界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多强”包括哪些国家?
⑷谈谈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观察下列两幅反映中日关系的图片,结合图片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 《马关条约》签订场景图二 日本递交投降书
⑴两幅图片反映的是哪两次战争的结果?造成两种不同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⑵图二场景的出现对中国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⑶从两幅图片能看出近代日本的发展与战争密切相关,这对今天中国的发展有什么启示?

在人类近代文明的历史上,理论常常是行动的先导。一位伟大的革命家曾认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事实上,近代历史的发展正是建筑在先进的思想理论基础之上的。请以下图人物为例,叙述他的贡献。(内容应包含:时期、国家、主张、影响。字数在100字左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让中国巨轮从计划经济体系中破浪而出。坚冰已经打破,第一艘开出的帆船是农村改革。
材料二:“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1980年安徽凤阳县产粮5. 02亿千克,1981年产粮6.7亿千克,1982年产粮7. 15亿千克。
材料三:1984年,农村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1987年全国乡镇企业达1750多万家,从业人员8805万,产值476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0. 4%,成为农村经济的“半壁江山”。
(1)结合材料一回答,我国改革开始的标志是什么?改革的突破口在哪里?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什么政策让凤阳县的粮食产量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政策最直接的影响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当时我国农村改革又发生了什么新的变化?上述农村的变化说明了什么基本道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