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浮力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体积关系”实验时,
将一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金属圆柱体缓慢地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圆柱体下面所处的深度h、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F,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h/cm |
0 |
4 |
8 |
10 |
12 |
F/N |
6.75 |
5.75 |
4.75 |
4.25 |
4.25 |
(1)由实验数据可知,金属块重____ __N,完全浸没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_N,物体的体积是 m,物体的密度是 kg/m
。
(2)表中第1次到第3次实验数据,说明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__________(填“有关”或“无关”)。
(3)分析表中第4次和第5次实验数据,说明了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深度_____(填 “有关”或“无关”)。
(4)图中能正确反映F和h关系的图像是____________。
去年暑假小明参加学校的生存夏令营,学到了许多野外生存的知识与技能。
(1)如何获得饮用水。如图所示,用大塑料袋套在一段树叶浓密的嫩枝上,袋口扎紧,随着植物中水的不断和 ,经过一段时间,你就能获取可食用的水了;
(2)由于声音具有能量,为了防止触发雪崩,在攀登雪山时应禁止___________。
夏令营结束回来后活动小组又进行了一次“探究教室内的温度与那些因素有关”的活动。
(3)在活动中同学们提出了许多影响教室温度的因素,请你根据示例和自己的体会,至少写出三种影响教室内温度的因素。
(4)在所写因素中,请选出一种,试猜想它与教室内温度的关系。
[例]因素:教室内的人数。它与教室内温度的关系:教室内的人数越多,温度越高。
因素:
它与教室内温度的关系:。
影响教室内温度的因素 |
|
例 |
教室内的人数 |
1 |
|
2 |
|
3 |
|
2003年10月15日,“神舟5号”飞船在“长征二号F”火箭的推动下,开始了中国人的首次太空飞行。请你结合物理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⑴火箭中的燃料和氧化剂是(填“固”、“液”或“气”)态的,它是通过既又加压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的。
⑵火箭点燃后,尾部的火焰如果直接喷到发射台上,发射架要熔化。为了保护发射架,在发射台底建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池中,这是利用了水汽化时要,使周围环境温度不致太高,我们看见火箭刚点燃时周围大量的“白气”是由于水先后形成的。
请你也举出一个生产技术或生活中利用物态变化来调整环境温度的例子:。
⑶飞船返回进入大气层时,由于和空气高速摩擦而使船体表面温度很高,为了防止烧坏飞船,科学家在飞船表面涂上一层特殊物质(又叫“烧蚀层”),这层物质在高温下从而保证飞船温度不至于升得太高。
某实验小组通过实验验证,得知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有:①液体的温度;②液体的表面积;③液面上方气流的快慢.小组成员小明提出进一步的猜想:液体蒸发快慢是否与液体的种类有关?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这一猜想是否正确。要求写出简要的实验方法.
液态的露和固态的霜都是水蒸气凝结成的。水蒸气有时候会凝结成露,有时候会凝结成霜。
(1)是什么因素影响水蒸气凝结成露还是霜?请提出你的一个猜想。
(2)请设计一个实验检验你的猜想(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
在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小刚同学按实验步骤进行了正确操作,他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
……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水温/OC |
…… |
95 |
96 |
97 |
98 |
99 |
99 |
99 |
(1)从记录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此时水沸腾的温度为______OC.
(2)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给出一种原因即可),解决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