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说:“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那支配着和垄断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么,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了,而且无计划性也没有了。”这段话表明,恩格斯认为19世纪晚期出现的垄断组织的实质是( )
A.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的本质正在改变 |
B.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全面实施计划经济 |
C.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适应生产力发展 |
D.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发生了变化 |
《十二铜表法》第六表所有权和占有规定“凡以他人的木材建筑房屋或支搭葡萄架的,木料所有人不得擅自拆毁而取回其木料。”“在木料和建筑物已分离,或作葡萄架的柱子已从地中拔出后,则原所有人有权取回。”材料主要表明该法
A.维护私有财产 | B.条文清晰内容全面 |
C.协调邻里关系 | D.保留习惯法的内容 |
在英国政治文明的历程中,“它是向旧制度的公开挑战,向土地贵族和金融寡头盘踞了几百年的地盘进攻……工业资产阶级无疑是绝对获益者。”这里的“它”指
A.光荣革命 | B.宪章运动 |
C.责任内阁制形成 | D.1832年议会改革 |
1904年2月,梁启超在《新大陆游记》中说:“窃尝论之,西方阿利安人种之自治力,其发达故最早,即吾中国人之地方自治,宜亦不弱于彼。顾彼何以能组成一国家而我不能?则彼之所发达者,市制之自治也;而我所发达者,族制之自治也。”这里梁启超旨在强调
A.封建家长制阻碍民众自由发展 | B.中国人具有慎终追远的优良传统 |
C.中西方基层社会结构差异明显 | D.生产方式是社会组织的决定力量 |
“最高命令称上谕:一种是明发上谕,一种是寄信上谕。寄信上谕是清代特有的,……直接由皇帝军机处寄给受命令的人。譬如给江苏巡抚的上谕,直接寄给巡抚……后来凡是紧要的事,差不多都用寄信上谕发出了。”清朝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A.做好政令的保密工作 | B.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
C.提高行政效率 | D.加强对官员的监察 |
据《吕氏春秋通诠·知度》载:“上计,战国、秦、汉时地方官于年终将境内户口、赋税、盗贼、狱讼等项编造计簿,遣吏逐级上报,奏呈朝廷……称为上计。”据此,“上计制”的主要意图是
A.控制地方财政税收 | B.监督考核地方官员 |
C.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 D.防止官员弄虚作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