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45年8月,《大公报》报道毛泽东来到重庆的消息时称:“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这反映了“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期盼(  )

A.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
B.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
C.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D.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围绕“宗教改革与西方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到下列观点,其中符合宗教改革的是
①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②信徒皆为祭司
③用理性的武器扫荡一切权威④回到《圣经》来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表面上看起来,它仿佛是古代文化的再现,但是它并不是简单地抄袭旧文化,而是一种创新,它有着伟大的划时代的发展。”下列事件或作品最能体现文中精神的是

A.《十日谈》 B.“九十五条论纲”
C.《哲学通信》 D.《理想国》

意大利评论界长期以来一直把薄伽丘的《十日谈》和但丁的《神曲》相提并论,称之为“人曲”。这是因为它

A.提倡人的自由,认为人人都可以与上帝直接对话
B.猛烈攻击基督教教义,主张“教随国定”
C.宣扬“幸福在人间”的人文主义观点,提倡“人性”
D.抨击天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冲击了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

英国史学家韦尔斯指出:“(文艺复兴)不是古典崇拜而是解放人的思想”,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强调自由,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
B.推动人们去追求自身的发展与现实幸福
C.挑战王权,提高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
D.促进人们运用理性作为衡量-切的尺度

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哲学家色诺芬说:“人认为神也是生出来的,会说话,有躯体,穿戴也和人一样。……每一种动物都会把神的模样描绘得和自己一样。”这表明色诺芬

A.否定神的存在 B.反对天主教会的权威
C.宣扬唯物主义思想 D.主张将神人性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