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高一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计划运用所学的知识来验证肾炎患者的尿液中含有蛋白质,指导教师为培养同学们的科学实验态度,提供了以下材料和用具,并要求同学们先写出此实验的设计方案。
材料用具:双缩脲试剂A,双缩脲试剂B,斐林试剂甲液,斐林试剂乙液,苏丹Ⅲ染液,试管3支,烧杯,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清水,尿液样品两瓶(标号为1的是健康者的尿液,标号为2的是肾炎患者的尿液)。
以下是甘甜根据老师要求和以上实验材料设计的实验方案,其中有些未完成,请你补充完整。
实验目的:验证肾炎患者的尿液中含有蛋白质。
实验步骤:
(1)取样:用2支量筒分别从两瓶尿液中各取出2ml,对应注入2支分别标为1、2的试管中,再用1支量筒量取2ml清水注入标为3的试管中。
(2)选取试剂: 。
(3)样品与试剂混合:
。
(4)将3支试管振荡摇匀后,观察颜色变化。
(5)预期实验结果:
。
实验结论:
。
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上的,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以下两个小题。
Ⅰ(8分)图4表示人体四种生理过程,y代表不同类型的蛋白质,请据图回答:
(1) 过程①中y代表的物质是
(2) 过程②中y代表的物质是,x代表的物质是
(3) 过程③中y代表的物质是x代表的物质是
(4) 过程④中y代表的物质是
(5) 上述4种蛋白质的基因是否都存在于肝细胞中,为什么?
,
Ⅱ(14分)图1是某二倍体高等生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2是该生物某个体中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图3是该生物某种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 ]中填序号或字母,填文字等)
(1) 根据图1中[ ]判断该生物为高等( 植物/动物)
(2) 根据图2可知该生物性别为, 依据是。
(3) 图1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是[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是[ ]。
若图1是人体骨髓干细胞,则该细胞可能会发生图2中[ ]细胞所示的分裂现象,该细胞的下一个时期的特点是, 染色体组数为个。
(4)据图2中A细胞推测,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可为条。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于图2中的[ ]细胞所处的时期。
(5)图3中表示染色体的是[ ],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由Ⅲ变化为Ⅳ对应于图2中的细胞变化是 。
生物学家用基因工程构建的某“工程菌”,经发酵可生产人生长激素。下图是用大肠杆菌构建的“工程菌”的生长曲线(甲)和生长速率变化曲线(乙)。请回答下列问题:
(1)构建该“工程菌”所依据的变异来源是,与人体细胞结构相比,它的主要结构特点是无;与人体细胞内的生长激素基因相比,该“工程菌”细胞内的人生长激素基因不含。
(2)生物学家配制了一种适合培养大肠杆菌的培养基,经分析发现,尿素是唯一氮源,这种培养基从用途来看,属于培养基。
(3)甲曲线的b时期是,在这一时期的后段,大肠杆菌死亡率繁殖率(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大肠杆菌产生的人生长激素在乙曲线的(填字母)时期大量积累,属于代谢产物,合成它的细胞结构是。
(5)在工业发酵上常以一定的速度不断添加新的培养基,同时又以同样的速度放出老的培养基,保证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在生产上,这种方法(填延长或缩短)了甲曲线的C时期,提高了发酵设备利用率,但更新培养基的速率过快会使活菌数大量减少,可能的原因是。在研究中,(填能或不能)用此法培养来测定细菌生长曲线所需的相关数据。
某生物兴趣小组用若干大豆和玉米的种子在适宜条件下进行萌发,获得了大量正常生长的幼苗,并进行了相关实验研究。请分析回答:
(1)大豆种子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是,玉米幼苗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
(2)兴趣小组将同质量的大豆和玉米种子磨成匀浆,各取2ml分别加入两支试管,然后在试管中分别加入2ml双缩脲试剂,摇匀后,观察发现加入种子匀浆的试管中紫色较深。
(3)兴趣小组制作了大豆叶片的横切片,用显微镜观察发现与叶肉细胞相比,维管束鞘细胞中没有的细胞器是。
(4)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用种过大豆的土壤培养大豆幼苗时发现,培养在经过高温灭菌土壤中的植株,比培养在没有经过高温灭菌的土壤中的植株长势要差,很可能的原因是经过高温灭菌的土壤中。
(5)兴趣小组将长势良好的各一株大豆幼苗和玉米幼苗根部固定在完全培养液中,置于同一密闭的透明玻璃罩内,保持光照充足、温度适宜。培养了一段时间后,幼苗最先枯萎死亡了,主要原因是玻璃罩内缺乏。在它们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中,利用NADP+形成NADPH过程中发生的能量转换是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若突然用黑布遮住玻璃罩,短时间内玉米维管束鞘细胞中的C5的含量变化是
(填上升或下降)。
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
图1
(1)如图1表示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X、Y、Z表示生物进化中的基本环节。X、Z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该小岛上的蜥蜴原种由许多个体组成,这些个体的总和称为________,现代进化理论认为这是生物进化的________。
(3)小岛上能进行生殖的所有蜥蜴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蜥蜴的________。
(4)小岛上蜥蜴原种的脚趾逐渐出现两种性状,W代表蜥蜴脚趾的分趾基因,w代表联趾(趾间有蹼)基因。图2表示这两种性状比例变化的过程。
①小岛上食物短缺,联趾蜥蜴个体比例反而逐渐上升,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2所示的过程说明,自然环境的变化引起不同性状蜥蜴的比例发生变化,其本质是因为蜥蜴体内的________发生了改变。
(5)从生物多样性角度分析,图2所示群体中不同个体的存在反映了________多样性。
假设A、b代表玉米的优良基因,这两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为培养出优良新品种AAbb,可以采用的方法如图所示。
(1)由品种AABB、aabb经过①、②、③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法称为。若经过②过程产生的子代总数为1552株,则其中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理论上有株。基因型为Aabb的类型经过过程③,子代中AAbb与aabb的数量比是。
(2)过程⑦育种方法所运用的原理是。
“过程①②③”的育种方法所运用的原理是。
(3)过程④在完成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的结合时,必须用到的工具酶是。与“过程⑦”的育种方法相比,“过程④”育种的优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