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物体对支持面没有压力,所以在这种环境中已无法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针对这种环境,某兴趣小组通过查资料获知: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的周期为(其中m时振子的质量,k时弹簧的劲度系数)。他们设计了一种装置来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如图所示,A是带夹子的金属块,金属块和夹子的总质量为m0,B是待测质量的物体(可以被A上的夹子固定),弹簧的劲度系数k未知,测量工具只有秒表。

(1)测量待测物体质量的方法和步骤如下:
①不放B时用秒表测出弹簧振子完成30次全振动的时间t1
②将B固定在A上,用秒表测出弹簧振子完成30次全振动的时间t2
(2)用所测物理量和已知物理量,求待测物体质量的计算式为m=___________。
(3)由于在太空中受到条件限制,只能把该装置放在如图所示的粗糙的水平桌上进行操作,则该操作对该实验结果_____(填“有”或“无”)影响,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右图所示是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

(1)根据可以判定小车做运动.
(2)根据运动学有关公式可求得=_____m/s,____m/s,=______m/s
(3)利用求得的数值做出小车的v-t图线(以打A点开始记时),并根据图线求出a=____m/s2

如下左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100V,内阻不计,电阻R=100Ω,且阻值不随温度变化,一个灯泡L两端的电压与流过的电流关系如下表所示,保持环境温度20 ℃不变。

电流(A)
0.20
0.37
0.50
0.60
0.68
0.75
0.78
0.79
0.80
0.80
电压(V)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1)试在下面右图给出的坐标中作出灯泡L的伏安特性曲线。

(2)当电键闭合时,灯泡的实际功率为 。简单说明解析过程:
(3)设每秒钟灯泡L向外散射热与周围温度每差1 ℃时为0.24J,则此时灯泡L的温度为多少?
答: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小车在某种布料上的运动情况。他将长木板置于水平桌面上,将其左端适当垫高,并在长木板的右半部分平整地铺上一块布料,该同学将小车以适当的初速度释放后,用打点计时器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通过反复调整木板左端的高度,他得到一系列打上点的纸带,并最终选择了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附有刻度尺)进行测量。取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重力加速度g=10m/s2

(1)请将A、B、C……J各点对应的刻度值,按照正确的读数方法填写在下表内(单位cm)。

A
B
C
D
E
F
G
H
I
J










(2)根据以上数据可以判断,小车在AE两点间做___________运动,在EJ两点间做_____________运动。J点对应的小车速度为_________m/s。
(3)该同学测出长木板左端与桌面间的高度差为4cm,木板长度为80cm,则小车在布料上运动时的阻力与在木板上运动时的阻力之比为__________。

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时,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位置,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示。

(1)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
(2)关于此实验,下列情况正确的是()

A.两弹簧秤的拉力一定比橡皮筋的拉力大
B.橡皮筋的拉力是合力,两个弹簧秤的拉力是分力
C.如果将两个绳套换成两根橡皮筋,那么实验结果将不变
D.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一只小灯泡,标有“3V,1.5W”字样.现要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 R1和几乎不发光时的电阻 R2.实验所用器材有:

A.电源电动势为6V,内阻为1Ω;
B.电流表A1量程为0.6A,内阻约为1.0Ω;
C.电流表A2量程为3A,内阻约为0.1Ω;
D.电压表V1 量程为3V,内阻约为6kΩ;

E. 电压表V2量程为15V,内阻约为10kΩ;
F.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10Ω;
H. 开关、导线若干.
(1) 电压表应选用 ;电流表应选用 ;(填写各器材的字母代号)
(2)实验电路应采用电流表_______接法;(填“内”或“外”)
(3)在方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

(4)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的实物
连成实验所需电路(有两根导线已经接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