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阅读下面的密度表,回答表后的问题。
物质 |
密度ρ /kg·m-3 |
物质 |
密度ρ /kg·m-3 |
物质 |
密度ρ /kg·m-3 |
铜 |
8.9×103 |
汞(水银) |
13.6×103 |
二氧化碳 |
1.98 |
铁 |
7.9×103 |
海水 |
1.03×103 |
氧 |
1.43 |
铝 |
2.7×103 |
纯水 |
1.0×103 |
空气 |
1.29 |
冰 |
0.9×103 |
酒精 |
0.8×103 |
一氧化碳 |
1.25 |
(说明:气体密度是在0℃时,1标准大气压下的密度)
⑴从表中找出物质密度的一些规律,请写出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它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要___(填“大”、“小”),因此,出现煤气泄漏时,应_____(填“蹲着”、“站着”)逃。
如图是某实验小组“保持电压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电路图.实验用到三只阻值分别为6Ω、8Ω、12Ω的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两个(10Ω,2A)、(20Ω,1A);蓄电池(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导线若干.
实验序号 |
电阻R/Ω |
电流I/A |
1 |
6 |
0.4 |
2 |
8 |
0.3 |
3 |
12 |
0.2 |
乙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实验前开关应__________,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处于最_______(选填“左”、“右”)端。
(3)小明闭合开关,发现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读数约为6V,出现这一故障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得出数据如图乙所示,可知:电阻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__V;当导体两端电压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成___________关系。
(5)实验中将6Ω电阻换成8Ω电阻后,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_______(选填“左”、“右”)端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保持不变。他们组选用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___________________。
(6)该实验小组同学还想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应该控制__________不变.
做“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的实验,器材如图21,其中1、3为锰铜丝,2、4为镍铬丝,它们中的第3根横截面积为2S,其它根横截面积为S。
(1)为了研究电阻与导体材料有关,应将导线______和导线_____先后接入电路A.B两点间。
(2)为了研究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应将导线______和导线_____先后接入电路A.B两点间。
(3)为了研究电阻与导体_____________的关系,应将导线1和导线3先后接入电路A.B两点间。
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1)从表中数据可知,水和食用油的质量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加热结束时,食用油的温度比水温度_______(选填“高”或“低”).
(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3)实验表明,_____________(选填“水”或“食用油”)吸热的能力更强。
为确定某种金属块的密度,首先用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天平应放在台上,调节平衡前应将游码拨到标尺的处。调节平衡时,如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线左侧,应旋转使它向移动。用天平测质量时,物体应放在盘内,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盘中添加。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m为____________g。然后,用量筒测量金属块的体积。量筒内液面呈凹形,则应以凹形______为准。将水倒入量筒,液面达到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再把金属块完全浸没在量筒的水中,水面升高,丙所示,则该金属块的体积V为_________ cm3。根据测量结果可知该金属块的密度为_________g/cm3。
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小组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1)某实验小组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上图中a.b所示。则图中__________(填a或b)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
(2)从记录的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此时水沸腾的温度是_________℃。
(3)实验中可看到:水在沸腾时继续加热,温度_________(变大、不变或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