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即实现工业化,是人类社会的必由之路。自近代以来,我国的工业化发展也经历了艰难的历程,请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陆续兴办了19个近代军用工业和近40个近代民用工矿交通企业,至1894年为止,这批洋务企业的资本达263443元,占当时近代企业资本总额的45.22%。工人总数34110~40810人,占当时近代企业全部工人数的37.33~41.62%。
(1)请举出洋务运动中创办的近代军用工业和民用工业各一例。洋务派创办的这些企业对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材料二 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的比较
|
中国 (1952年产量) |
印度 (1950年产量) |
美国 (1950年产量) |
钢产量(人均) |
2.37千克 |
4千克 |
538.3千克 |
发电量(人均) |
2.76千瓦时 |
10.9千瓦时 |
2949千瓦时 |
(2)材料二中的图表反映了哪一时期的什么情况?我党和政府为此采取了何种措施?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的洋务运动与新中国针对材料二所采取的措施,所产生的结果有何不同? 出现不同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 。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于是福建船政学堂、上海制造局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材料二:史学界普遍认为,至1919年以前,中国近代文化历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全面启动,逐步深入展开。
请回答:
(1)根据材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3分)
梁启超的分期 |
史学界的分期 |
相关重大的历史事件 |
中国人自知不足第一期 |
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 |
|
中国人自知不足第二期 |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
|
中国人自知不足第三期 |
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
(2)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从1919年以前中国近代历程的第二、三阶段中任选一名领袖式的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说明他为了中国的近代化,为了改变中国的“不足”作出了哪些努力?(4分)
阅读下列人物图回答:
①图中人物左侧是_______,右侧是______。
②1895年春,他们在北京联合各省举人进行_________,从而揭开了__________的序幕。
③19世纪末,他们推动了 ____运动的发展。
阅读以下材料
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提前起义。他们冲出营房,奔向楚望台军械库,守卫军械库的新军打开库门响应……,第二,起义军占领武昌。接着,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
请回答:
①上述起义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起义的组织者是谁?
②起义胜利后,第二年元旦宣告成立了哪一政权?在什么地方成立的?
第二次工业革命为人类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面貌的巨大改观,人类生活质量的普遍提高,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强劲动力。请回答: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间及核心是什么?
(2)人类与电的关系极为密切,请说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现和应用“电”过程中的大事。
(3)汽车工业是我国一些省市的支柱产业,请根据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史实谈谈汽车工业的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964年,日本东海道新干线投入使用,这是世界上第一条世纪投入使用的高速列车干线,到20世纪末,日本建成多条新干线,其列车时速达200——300千米,大大改善了日本的交通状况。据统计,1996年日本新干线对日本经济的贡献高达30兆日元。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一、图二的发明分别是哪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2)材料一中的图一、图二、图三的交通工具的使用,分别促进了哪种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3)结合材料二和自己的生活,简述交通的革命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影响?
(4)交通发展势必影响国家能源战略。请你为解决我国当今石油供应紧张的问题提一条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