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世界主要国家的经济的发展出现了此消彼长的局面,回顾这一经济发展历程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建设有很大的帮助。
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9——194美国的失业率示意图
材料二
1960—1993年美国“研究与开发”经费表
年份 |
1960 |
1965 |
1970 |
1975 |
1980 |
1985 |
1990 |
1993 |
总额(亿美元) |
135.2 |
200.4 |
261.3 |
352.1 |
626.1 |
1138.1 |
1464.3 |
1607.1 |
材料三
二战后世界经济比重示意图
请回答:
(1)观察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判断1933年美国失业率迅速下降的原因是什么?美国降低失业率的核心措施及采用的手段分别是什么?
(2)观察材料二,美国“研究与开发”的经费显现了什么趋势?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美国的经济有什么特点?
(3)观察材料三回答,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呈现了什么特点?请结合所学知识举出日本二战后经济发展的史实
(4)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西欧的经济在二战后也得到迅速增长,你认为西欧经济增长的原因是什么?
(5)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美国经济发展给你的启示。
阅读材料。探究问题。(11分)
材料一:日本人和中国人大不相同,他们已有能力使西方技术适应他们的需要,有能力建立一支有效的军事力量。在达到其他东方国家当时所不能达到的水平之后,日本这时便迫使朝鲜接受一些内容不十分明确的要求,而中国也声称对朝鲜拥有宗主权。两支军队发生冲突,l894年8月,中日双方正式宣战。中国军队又轻易被击溃,l895年4月,北京被迫接受了《马关条约》。条约的条款要求中国赔款,承认朝鲜独立,割让一些领土给日本。日本人的战争给中国的傲慢和自满以毁灭性的打击。这个大帝国在受轻视的、配备以现代战争武器的邻国面前显得十分无能。
材料二:1870年,英国的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31.8%,德国仅占l3.2%。但到1914年时,英国工业产量所占的比例却已下降到14%,而德国的产量则略微上升到l4.3%,稍大于英国所占的比例。1871年德国要求建立一个与其日益增长的经济实力相称的帝国,把目标对准了葡萄牙、荷兰和比利时这样一些小国的富裕的殖民地,并坚决认为德国还必须拥有“显要的地位”。但是德国人发现,他们在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地区都受到了英国辽阔的殖民地的阻挡;他们痛骂英国人是站着茅坑不拉屎的自私鬼。
材料三:2014年3月8目,外交部长王毅谈中日关系时强调“2014不是l914,2014更不是l894,与其拿一战前的德国来做文章,不如以二战后的德国来作榜样。”
(1)材料一、材料二中双方的矛盾最终导致的战争分别是什么?(2分)
(2)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中日本能够战胜当时的中国的原因有哪些?(2分)这次战争的结果对中国产生的恶劣影响是什么?(2分)
(3)综合上述材料一、二,日本与德国极力扩张共同目的是什么?(2分)
(4)“2014不是l914,2014更不是1894”,我国发出这一强音彰显了中国捍卫主权的决心和勇气。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中国发出这一强音的“底气”是什么?(3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苏联对铁幕以东的中欧、东欧国家进行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对苏联的扩张,不能采取‘绥靖政策’。美国正高踞于世界权力的顶峰,应担负起未来的责任。”
——1946年3月英国首相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1)据材料材指出“铁幕演说”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为“担负起未来的责任”采取的的主要行动。
材料二 1989年布什公开提出:美国现在的目标远不仅仅是遏制苏联的扩张主义,我们所要求的是苏联重新成为国际社会的一员,西方应当鼓励苏联朝着一个开放的社会演进,直到迹象表明苏联已经进行了民主和自由市场的经济改革之后,华盛顿才会不再阻止对苏联的经济援助。
——《世界历史》杂志
(2)材料中布什所说“苏联重新成为国际社会的一员”的目的是什么?导致了什么结果?
欧洲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欧洲也经历了“兴起-崛起-衰落-复兴”的历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14—16世纪,为欧洲的兴起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和经济基础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2)从1763年到1914年的一个半世纪,欧洲获得对世界大部分地区的霸权,是因为三大革命。请指出这三大革命并就三大革命成果各举一例。
(3)20世纪,欧洲经历了两次重大的灾难之后,基本失去对世界的霸权。两次灾难是什么?
(4)为振兴经济,避免历史惨剧重演,西欧国家成立的区域性组织是什么?此组织在当今经济格局中有何重要地位?
读史有感题
古代中国科技一直走在世界前列,从公元1世纪到18世纪,从中国传到欧洲的重要科技发明有26项,它们对世界历史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9世纪强大后的欧洲却把中国变成了殖民地。
(1)中国传到欧洲的重要科技发明中,被誉为“四大发明”的是什么?
(2)四大科技发明先后传入欧洲,其中起桥梁纽带作用的是什么人?他们还曾经是西汉哪一条陆路的主要商旅?
(3)在传入欧洲的诸多发明中,其中一项为欧洲航海家的壮举提供了重要条件,另一项揭开了军事上的革命的序幕,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崩溃。这里的“壮举” 、“革命”分别指什么?
(4)19世纪欧洲的创新发明敲开了腐朽的大门,结束了清朝的什么外交政策?开始了中国历史的哪段时期?这一时期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5)你从古近中外综合国力变化的史实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请结合下面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中国某历史学家指出:“本世纪(指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是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另一位是邓小平,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
材料二:《春天的故事》歌词节选: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的崛起座座城……
请回答:
(1)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和中心措施各是什么?
(2)罗斯福新政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3)邓小平开始“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的核心政策是什么?该政策是哪次会议制定的?
(4)这位老人“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个“圈”是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