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1640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并不是英国革命和法国革命,这是欧洲范围内的革命。它们不是社会中某一阶级对旧政治制度的胜利,它们产生了欧洲新社会的政治制度”。————马克思《资产阶级和反革命》请回答:
(1)材料中提到的两次革命开始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2)它们革命的任务分别是什么?(6 分)
(3)“新社会的政治制度”在英、法两国分别表现为什么形式?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长期实践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深化对中国近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党史的认识,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果决不能丢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决不能否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决不能动摇。要以发展的观点对待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
(1)根据上述材料列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果有哪些?
(2)材料“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决不能否定”,请问这些成就又有哪些?
(3)材料中“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决不能动摇”,请问是在哪次会议中明确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的?
(4)材料中习总书记讲的“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色”是指什么?
(5)自建国以来取得了一系列的辉煌成就,这对于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胜利的走向未来有哪些深刻的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材料二法家,春秋战国时代一个以君权为核心,法制为手段的思想学派,它盛行于春秋战国时代,为秦朝最为采用。
(1)材料一是谁的观点?他所代表的学派思想何时正式确立为我国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
(2)根据材料二指出法家思想在战国时期被成功实践的事件?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秦朝实行的哪一项政治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材料三识图答题:
(3)请说出图1中的历史人物及其贡献。
(4)请指出图2和图3分别是我国古代哪两项科技发明?
(5)材料四完成下列表格
人物 |
代表作 |
文学价值或重要地位 |
①______ |
《兰亭序》 |
天下第一行书 |
杜甫 |
三吏、三别 |
②________ |
张择端 |
③___________ |
我国美术史上的不朽作品 |
曹雪芹 |
④___________ |
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
(6)如今“哈韩”、“哈日”等风频频来袭,作为当代中学生请谈谈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
【巩固二战成果】
二战历史是世界爱好和平国家人民反对法西斯的历史,是可歌可泣的战争历史。巩固二战胜利成果是各国共同责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4年2月27日,我国政府决定将9月3日设立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1)你认为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今天,这两个纪念日的设置引发了海外媒体的广泛关注,都对这种纪念历史的方式表示赞同。你认为海外媒体为何都对这种纪念方式表示赞同?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1943年,战争中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大反攻的日子终于来了。
(3)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的重要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材料三 2013年11月至今,乌克兰危机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克里米亚公投独立加入俄罗斯,代表了自冷战结束以来欧洲面临的最严重危机,令美俄关系跌至25年来的谷底。
(4)美俄(苏)曾经也是同盟关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并肩作战,打败共同的敌人。试举一例说明。
(5)在克里米亚问题上俄罗斯态度强硬,美国、欧盟积极干涉,表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特征是什么?
(6)从乌克兰危机中我们可以得知当今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有哪些?
【一桥飞架中欧】
2014年3月22日至4月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飞往亚欧大陆桥的那一端。对荷兰、法国、德国、比利时进行国事访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中欧从未相互走远。历史深处,帆影幢幢,驼铃声声。请你列举一例古代史上中欧友好交往的史实
(2)近代史上,欧洲国家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请你列举欧洲国家发动的典型的侵华战争。
(3)习近平在法国演讲时说:“读孟德斯鸠、伏尔泰等人的著作,让我加深了对思想进步对人类社会进步作用的认识。”请谈谈你对文艺复兴对欧洲社会进步作用的认识。
(4)习近平在法国演讲时说:“读法国近现代史特别是法国大革命史的书籍,让我丰富了对人类社会政治演进规律的思考。”你从《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一课中学到了哪些历史知识。
(5)欧洲在近代成为世界的中心。请你分析下欧洲成为世界中心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国家实力博弈】
目前钓鱼岛主权之争使得中日关系更加紧张,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4月23日又有多达168名议员参拜靖国神社。安倍首相发表“日本殖民侵略定义未定”等言论,称参拜靖国神社是“理所应当”。
材料二至于有人将现在的中日关系与一战前的英德关系相提并论,我想强调的是,2014不是1914,2014更不是1894。与其拿一战前的德国做文章,不如以二战后的德国作榜样。只有认真清算过去,不再出尔反尔,才能走出僵局,开辟未来。
——外交部长王毅回答有关“如何走出中日关系僵局”问题时如是说
(1)一战前的英德关系是怎样的?2014年的中日关系僵局是由谁怎样造成的?
(2)1894年中日之间有什么历史事件?结果如何?
(3)外交部长王毅为什么说2014更不是1894,谈谈你的理解。
材料三美国总统奥巴马将于23日抵达日本,抵日前,奥巴马接受日本《读卖新闻》书面专访时指出钓鱼岛适用美日安保条约,这也是美国总统首次对此做明确表示。中方表示坚决反对。
——摘编自2014年4月23日《凤凰网》
(4)中日关系跌到最低点,中日矛盾的背后,总看到美国的影子。请你就如何处理好中美、中日之间关系提出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