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2年10月26日,忻州城区供热工作推进会决定,忻州今年供暖价格实行调整。城区居民供热价格按建筑面积由每月2.7元/平方米调整为每月3.3元/平方米。
材料二 为解决困难居民的冬季取暖问题,政府出台了《忻州城区困难居民集中采暖补贴办法(试行)》,给予这一人群每平方米3元的价格补贴,补贴对象为享受忻府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低收入家庭住房补贴的人群。
(1)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政府对困难居民给予采暖补贴的原因。
(2)运用政府职能的知识说明:政府出台补贴政策的意义。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国家结构形式的选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3年9月18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公开发布。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在新形势下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创新、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创新监管服务模式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推进实施“一线放开”。允许企业凭进口舱单将货物直接入区,探索简化手续;实行“进境检疫,适当放宽进出口检验”模式,创新监管技术和方法。
第二,坚决实施“二线安全高效管住”。推行“方便进出,严密防范质量安全风险”的检验检疫监管模式。
⑴结合材料,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分析推进实施“一线放开”和坚决实施“二线安全高效管住”的做法?
⑵从《政治生活》的角度谈我国为什么要坚持扩大对外开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我国环保投入情况统计表


八五期间
九五期间
十五期间
十一五期间
十二五期间
我国环境投资总额
2000亿元
3600亿元
8388亿元
16000亿元
32000亿元
环保投入占GDP比重
0.69%
0.93%
1.28%
1.35%
1.6%

注:根据国际经验,当治理环境污染的投资占GDP的比例达到1%~1.5%时,可以控制环境恶化的趋势;当达到2%~3%时,环境质量可有所改善。发达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环境保护投资已经占GDP的1%~20%,其中美国为2%,日本为2%~3%,德国为2.1%。目前,我国环境损失占中国GDP的比重达到5%至6%。
材料二我国1997年提出依法治国的方略后,环境保护开始走上法治化的轨道。然而,目前我国环境法规体系还不健全,1989年颁布的《环境保护法》已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保护法》第16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采取措施改善环境质量”。然而一些地方政府盲目追求地方GDP的增长,环境监管有名无实,环境法的实施处于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和违法不究的状况。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的庇护,一些企业长期违法排污而得不到应有的制裁。我国司法制度对公民环境权益的保障较为贫弱,在面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冲突时,司法机关往往无法有效保护公民的环境权益。在环境保护的具体过程中,公众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
⑴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
⑵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我国应如何依法进行环境保护。
材料三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用更给力的措施遏制物价上涨这匹“野马”。将物价上涨对群众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控制主副食品和蔬菜价格,确保生产供应,降低流通成本,既不“菜贵伤民”、也不“菜贱伤农”。
⑶结合材料三,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国家为什么要稳定价格总水平。

材料一根据2013年8月10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城镇化与企业家论坛提供的信息测算:人口城镇化蕴含着巨大的消费需求,大概到“十二五”结束的时候,我国消费规模能达到30万亿以上,2020年有可能接近45万亿或者50万亿。城镇化水平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有1300多万人口从农村转入城镇居住、生活、升学、就业,能带来7万亿元的投资和消费需求。新型城镇化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强大引擎。
材料二改革开放3O多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创造了“中国式的发展速度”,人们的幸福感得到不断提开,但也正遭遇着“中国式的发展难题”:从“转型之难”到收入“分配不平”;从“城乡二元”结构到道德困境;从各阶层利益博弈加剧到国际环境的复杂多变……破解“中国式难题”正成为国人关注的时代课题。
(1)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为什么说“新型城镇化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强大引擎”?(10)
(2)结合材料三,运用中国共产党的有关知识,分析如何破解“中国式发展难题”?

材料一某市投资、出口、消费对GDP的贡献率(单位:%)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投资
51.79
55.72
70.40
出口
15.87
17.67
11.54
消费
42.62
43.37
43.61

注:近几年,该市第二产业快速发展,所占比重不断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而第一、第三产业发展相对落后。该市单位GDP能源消耗相当于日本的5倍,美国的2.6倍,德国的3.6倍。单位GDP污染排放量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十几倍。
材料二建设美丽中国,政府、个人应该共同努力。同呼吸、共责任,这个责任政府方面首当其冲。为此各级政府应该努力促进绿色经济发展;引导全社会形成绿色环保理念;搞好生态环境 ,加大环境污染的防治。努力使政府的各项工作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
(1)材料一反映了该市在经济发展方面存在什么问题?
(2)针对材料一所反映的问题,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你认为应怎样促进该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3)结合材料二,运用政府的职责等相关知识谈谈如何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了解,我国实行10年“黄金周”后,累计出游人数已达16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500亿元之多。 不可否认,“黄金周”不仅为老百姓提供了休闲旅游的好机会,而且仍在扮演着“经济增长点”的角色。 但是,翻看近几年来的“黄金周”新闻,冷静思考“黄金周”的历程,从备受追捧到饱受争议,从运动式的旅游方式到给社会造成的供给压力,从服务质量下降而造成的大量投诉,从旅游业的盲目过度开发到对资源的破坏,“黄金周”遭遇的尴尬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材料二

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办公室2013年10月10日在新浪网、搜狐网、腾讯网、凤凰网、人民网、新华网等网站发布“关于法定节假日放假安排的调查问卷”,面向社会广泛征集意见。网上调查的主要内容是“你对现行放假安排是否满意”“长假是否需要保留”“小长假是否需要调休”以及参与问卷调查者对法定节假日安排的建议等。全国假日办欢迎广大群众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以反映公众意愿,使放假安排更加科学合理。
(1)请就材料一从“生活与消费”的角度回答还有哪些比“假日经济”模式更能从根本上去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方法。
(2)结合材料二,请从“民主决策”的角度去谈谈你对这次调查的理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