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创刊于1861年的《上海新报》称:“因上海地方五方杂处,各商贾者或以言语莫辩,或以音信无闻,以致买卖常有阻滞。”出版报纸,“贵乎信息流通”,“可免经手辗转宕延以及架买空盘之误。”可见其创办的目的是

A.娱乐大众 B.报道国内外大事
C.宣传政治主张 D.传播商业信息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贸易、金融的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即使彼此相反, 也听他们自由发展”,蔡元培的这一方针,在当时的积极效果是( )

A.缓和各种思想文化的矛盾
B.鼓励新思想新文化的发展
C.吸收消化尊孔复古思想
D.使各种思想自由发展

孙中山是一位奇特的人物,他并不是上流社会的文人。他13岁来到美国投靠哥哥在一所教会寄宿学校读完了中学。之后,他曾获得医学学位。总之,他受的教育是很好的,他完全可以凭着这点获得地位和财富;但他却同穷人在一起,总是为穷人的福利牵肠挂肚。这些经历( )

A.为他将来提倡的民生主义奠基
B.增加了他反对清政府的决心与勇气
C.注定了他要学习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模式
D.为国民大革命运动埋下伏笔

1906年革命派在江苏创刊《复报》,革命党田桐撰文说:“(法国革命)虽惨祸之来,骇人耳目,要皆彼迫胁我而为之者,我同胞又安敢辞哉?语曰:流血者,自由之母也;立宪者,革命之产儿也。”田桐强调的是( )

A.革命的必然性、建设性
B.革命是实现君主立宪的途径
C.革命的血腥性、破坏性
D.法国革命对辛亥革命的影响

有学者认为,康有为在文化方面的变革摧毁了儒家的经书,中国政治权力就此失去了正当的来源,在社会基础上失去了连续性。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A.激进变法有助于革命思潮的萌发
B.清王朝的合法性遭到维新派怀疑
C.维新变法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
D.维新变法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

康有为曾说:“拟请设立上下议院,无事讲求时务,有事集群会议,议妥由总理衙门代奏,外省由督抚代奏。可行者,酌用;不可行者,量之事虽议于下,而可否之权仍操之于上,庶免泰西君民争权之弊。”此推断其中的“上下议院”应是()

A.皇帝的随从顾问 B.国家的权力中心
C.朝廷的咨询机构 D.政府的执行机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