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根据下面图片,回答相关问题
                
黄埔军校旧址        北伐誓师大会阅兵式    八路军新四军臂章     中国政府接受侵华日军投降
(1)根据4幅图片提供的信息(即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重要史实),请你确定一个恰当的主题。
(2)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分析该主题(史实)在20世纪前期对中国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历史意义 新旧民主主义的根本区别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从人治到法治、从神权到人权、从君主专制到民主政治彰显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

(1)材料一是历史上最早的民主政治的代表,他来自古代哪个国家?
材料二 法国革命以法律代替了个人专断行为,以平等代替了特权,革命使工业得以腾飞,农业摆脱了封建领属关系,革命把一切都复归于一个等级、一个法律、一个民族。……法国大革命宣扬的“自由、平等、博爱”原则和人权平等思想,在当时的世界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有着巨大的进步性和革命性。
——摘自《影响世界进程的100件大事》
(2)根据所学知识列举这一时期法国的两部重要文献和为法国历史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两位历史人物。
材料三……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请指出材料三出自我国哪一法律文献?我国的民主法制在哪次运动中遭到严重践踏?
(4)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逐渐向依法治国的道路迈进。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召开中央全会,由此你得到什么信息?

经济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更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依仗工业革命所形成的技术基础,高速发展对外商业贸易……在19世纪中期一跃成为最大的经济强国,占据了工业霸主的地位,把竞争对手远远地抛在了后面……而世界各国都必须毫无保留的为英国的商品敞开大门,若有不从者,枪炮伺候。
——摘自谢石敏著《世界经济大战》
(1)根据材料一,分析英国在“19世纪中期一跃成为最大的经济强国”的原因。

材料二洋务派先后创办了一大批军工企业……逐步做到了“凡一切枪炮、轮船、军火均能自造。”……(洋务运动)把“近代工业导入中国,开始了中国的机器时代”,使中国在工业近代化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然而,如众所周知,洋务运动既未能使中国强,也未能使中国富……甲午战争的失败,最终宣告了这一运动的破产。
(2)根据材料二,列举两个洋务派创办的“军工企业”。请引用材料二原文评价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
材料三 20世纪50年代中期,日本已经完全摆脱了战败的阴影……20世纪60年代,国民生产总值平均高达11%以上,这一速度相当于美国的2.7倍……20世纪80年代后期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创造了东亚的经济奇迹。
——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东亚的经济奇迹”形成的原因。
材料四 (20世纪90年代)信息产业成为推动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部门。美国新兴的信息产业企业在全球市场中的优势尤为突出,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和各国国内市场的开放为这些美国产品迅速占领全球市场提供了便利。
(4)根据材料四,归纳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先进的思想文化对社会进步、人类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摘自《论语》
(1)材料一中的人物是谁?依据材料概括其思想的核心。
材料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摘自《汉书·董仲舒传》
(2)材料二反映出董仲舒的主要主张是什么?谁采纳了他的这一主张,使儒家学说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材料三

(3)材料三中的图片与欧洲历史上的哪次思想解放运动有关?图片体现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材料四为批判当代法国社会,伏尔泰提倡自然权利学说……他说:“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上)
(4)依据材料四,概括伏尔泰的思想主张。
材料五一批接触过西方现代化思想的中国知识分子清醒地认识到,要从根本上改造中国,使中国走向现代化,首先必须使国民在思想文化上有一个根本的转变。为此,必须要向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传统文化发起革命性的攻击。
——郑丽平《思想解放与20世纪中国现代化》
(5)中国知识分子为“发起革命性的攻击”掀起了什么运动?联系材料四,指出近代以来中国与西方思想宣传的共同点。

俄罗斯(前苏联的主要继承者)是当今世界上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大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61年改革使斗争空前激烈,俄罗斯站在一个十字路口;它是把西方模式作为“现代化的普适道路”而遵循前进,还是找一条“俄罗斯特殊性”之路?这就是此后半个世纪展现在俄罗斯大地上的基本事态……
——钱乘旦《现代化的特殊性道路》
(1)农奴制改革是如何体现“俄罗斯特殊性”的?这种“特殊性”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
材料二“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者对其理论的一次实践性实验。……1913年俄国农业总产值占国民收入的34.8%,工业和运输业仅占国民收入的19.3%,到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已达955亿卢布,已占国民收入80%以上。苏联仅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上百年才走完的工业化进程。”
(2)依据材料二归纳概括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材料三苏联解体之后.美国认为由其领导的国际关系体系的“单极阶段”终于到来了。但是,继承了原苏联主要遗产的俄罗斯仍然是唯一拥有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核武器的国家。与此同时,欧共体向欧盟的成功发展有力地表明了西欧是国际政治中的一极重要力量。以中国、韩国和东盟成员国为代表的亚洲的崛起,同样显示出该地区除了日本以外的其他国家正在确立和发挥它们在世界事务中的重要作用。占有联合国多数席位的第三世界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对国际事务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因此,两极格局彻底终结,多极化趋势却是不断加强。
——《正确认识当前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3)根据材料三指出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的主要因素是什么?(4分)

外交是一个国家政治的延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是周恩来的创造,它和旧的国际关系中“弱肉强食”的行径相对立,如今已成为世界公认的指导国际关系的准则。
——《周恩来外交风云》
(1)材料一中的“周恩来的创造”指的是什么?该“创造”的提出有什么意义?
材料二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表示:“美国的政策目标从长期看,必须是结束大陆中国与世界社会隔绝的状态和使我们同大陆中国的关系正常化”。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讲话》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总统尼克松说这段话的主要背景是什么?中美关系的改善对中国外交有何意义?(2分)
材料三回顾联合国宪章的原则,考虑到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权利对于维护联合国宪章和联合国组织根据宪章所必须从事的事业都是必不可少的。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代表是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3)材料三说明通过这一决议的原因是什么?第26届联大通过的这一历史性决议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