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自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发布7个关于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1号文件,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国家农村改革发展政策体系。
材料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特别指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强化强农惠农政策,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
——摘自《人民网》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古代历史上出现了诸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盛世局面,这主要得益于统治者对农民实行怎样的政策?
(2)建国初期为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中央政府颁布了什么文件?距今多少年了?
(3)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农村出现了哪些严重失误?
(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做出了什么重大决策?之后,我们国家是怎样在农村进行改革的?
(5)今天我们国家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正在进一步强化强农惠农政策。你能举两例说明吗?
“在地球的另一个角落里有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然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阅读后,请回答:
(1)材料中的“夏宫”是指什么?
(2)它是在哪一次战争中被焚毁的?
(3)材料中的两个“强盗”是指谁?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1649年1月30日下午,伦敦的天气相当阴冷。白金汉宫广场上,人头攒动,人群中间是一个用黑布蒙着的断头台。”……“一名衣着华丽的犯人被带到台前,双膝跪下。”……“只听一声令下,行刑者手提刀落,顷刻间犯人身首分离。”
材料二:“不经议会批准,国王不能征税,也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同时,还规定:“国王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
请回答:
1、文中的“衣着华丽的犯人是谁”?
2、材料二的文字来自哪个国家的什么文件?这个文件是在哪一年颁布的 ?
3、制定这一文件的目的和作用各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凡田,六年一班,神田、寺田不在此限。若以身死,应退田者,即从收授。
材料二:农民必须向国家交谷;农民必须给国家服劳役或纳布代服役;农民必须向国家交土产。男子还必须服兵役,兵器本人自备,军权归属中央。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古代日本曾经仿效中国什么时期的制度进行了什么改革?
(2)请回答是哪位天皇颁布的改新诏书?(2分)
(3)请回答这次改革的内容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
在我国古代的改革中,其中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和南北朝时期的两次最为有名。请问:
(1)这是两次什么改革?(4 分)
(2)这两次改革的目的各是什么?(4 分)在当时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6 分)
材料一:三国鼎立示意图
材料二:东晋政府建立了许多侨郡县,给予南迁人民免除枕役的权利,江南经济文化因此迅速发展。到梁代,江南许多地区已是“良畴美拓,吐吠相望,连宇高花,叶陌如绣”,一派田美土肥之象。
材料三:北魏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移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魏书·任城王传》)
请回答:
(1)毛泽东谈到三国时期的历史时说:“三国的几个政治家、军事家,对统一都有所贡献,而以曹操为最大。那么曹操的作为奠定了材料一中哪个政权的基础?另外②③两个政权分别是什么?出现三国鼎立这种局面的一场关键性战役是哪一次?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3)材料三反映了孝文帝采取的什么重要举措?他还采取了哪些汉化措施?
(4)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即使是国家处于分裂状态,也仍然孕育着统一的因素。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归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统一因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