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如果瓦特早出生一百年,他和他的发明将会一起死亡!”这说明瓦特的发明能够问世并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最主要的因素是( )
A.资源 | B.市场 | C.技术 | D.劳动力 |
“遗留在中国的外国使领馆,除社会主义国家外,我们一概不承认其外交地位。此后建交工作,要通过谈判进行,他们必须表明与台湾断绝一切‘外交’关系,我们才予承认。”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清除外国在华的侵略势力和特权 |
B.用和平共处的方针指导外交工作 |
C.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 |
D.使中国改变了过去半殖民地的地位 |
2012年3月22日,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率团访问大陆,在北京会见了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吴伯雄明确“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首次提出 “一国两区”的概念,即一个国家(一个中国)两个地区(大陆地区与台湾地区)。下列关于两岸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一国两区”与“一国两制”含义的本质基本相同 |
B.“一国两区”的实质就是主张两岸永远分离的“台独意识” |
C.可在“一国两制”或“一国两区”新思维下展望两岸关系的前景 |
D.胡锦涛引用古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比喻两岸未来很恰当 |
1987年3月5日香港《星岛日报》报道:“香港人民对于英国的这块殖民地到一九九七年归中国统治之后能够保持它的资本主义制度的信心与日俱增。”此报道说明香港人民()
A.不支持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 B.迫切要求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 |
C.企盼获得民族独立和自由 | D.逐渐认可“一国两制”的方案 |
《告台湾同胞书》为中央政府对台湾发表的公开信,被视为中央政府对台的最早政策文件,目前总共发表了五次,其中以1979年1月1 日发表的最为著名。下列关于l979年《告台湾同胞书》的表述,正确的是()
A.发表该公告的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B.标志着“一国两制”的构想得到了成功运用 |
C.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
D.达成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 |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是一首感动世界华人的诗。“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首诗反映了()
A.求和平、求安定、求发展已经是台湾知识分子的共同心声 |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成为海峡两岸的共同诉求 |
C.合则两利、分则两害,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所认同 |
D.实现中华民族的完全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