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是否有关“的实验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试验次数 |
质量m/kg |
初温t0/℃ |
末温t/℃ |
加热时间t/min |
1 |
0.1 |
20 |
30 |
2 |
2 |
0.2 |
20 |
30 |
4 |
3 |
0.3 |
20 |
30 |
6 |
4 |
0.3 |
20 |
40 |
12 |
5 |
0.3 |
20 |
50 |
18 |
(1)该实验中是用加热时间间接反映水 。
(2)第 、 、 这三次实验,是探究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是否有关。
(3)第 、 、 这三次实验,是探究水吸收的热量与水升高的温度有关。
(4)探究的结论是: 。
(弹簧测力计测液体密度,等体积法)小刚同学利用弹簧测力计等器材测量液体密度。
⑴主要步骤如下:
①把塑料杯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然后再将测力计的指针调整到零刻度线处;
②在塑料杯中装入一定体积的水后,弹簧测力计指针的位置如图23甲所示;
③将塑料杯中的水倒尽,再向塑料杯中注入体积相等的待测液体,弹簧测力计指针的位置如图23乙所示。
⑵由此可知,塑料杯中待测液体重________N;密度为________kg/m3。
⑶如果小刚同学把这个弹簧测力计面板上的物理量的单位改为“kg/m3”,他改造的这个“液体密度计”的最大测量值是________kg/m3。
(天平测液体密度,等体积法)小刚想测量家中酱油的密度,但家里没有量筒,只有天平、砝码、小空瓶、水。他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了测量。
(1)请将小刚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 调节天平平衡,测量小空瓶的质量m1,并记录在数据表格中。
② ,并记录在数据表格中。
③ 用天平测量小瓶装满酱油的总质量m3 ,并记录在数据表格中。
④ 根据ρ=和测量数据,计算酱油的密度,并记录在数据表格中。
(2)请写出利用测量的物理量和已知量计算酱油密度的表达
式:ρ酱油= 。
(刻度尺测固体密度,助漂法)小红的妈妈有一只翠玉手镯,她想知道手镯的密度。现在只有如下器材:一个水槽和足量的水、细线、刻度尺、一个正方体木块。请你按照下面的实验设计思路,把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并利用测量中的表示符号和水的密度ρ水,写出测量翠玉手镯密度的数学表达式。
实验步骤:
①水槽中装入适量水,将木块放入水槽中,用刻度尺测出木块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h1;
②将手镯放于木块上,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出木块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h2;
③ 。
翠玉手镯密度的数学表达式:ρ= 。
(刻度尺测固体密度,助漂法)小明在户外捡到一颗漂亮的小石头,回家后他利用一把刻度尺,一条细线,一个厚底薄壁圆柱形的长杯子(杯壁厚度不计)和一桶水来测这颗小石头的密度。请你按照小明的实验思路,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长杯子中装入适量水,用刻度尺测出杯内水的深度h1;
(2)将杯子放入桶内的水中,使杯子竖直漂浮在水面上,用刻度尺测出杯子露出水面的高度h2;
(3)用细线系好小石块并放入杯内水中,杯子继续竖直漂浮在水面上,用刻度尺测出杯子露出水面的高度h3;
(4) ;
(5)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利用上述测量出的物理量和已知量,计算小石块密度的表达式为:ρ石= 。
(刻度尺测既可漂浮又可沉底的碗状固体的密度)小明有一次在家里洗碗,突然想知道陶瓷碗的密度大约是多少。于是他找来了一个合适的透明的圆柱形容器和刻度尺,设计了一个测量陶瓷碗密度的方案,以下是他设计的部分实验步骤,请你按照小明的思路,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实验步骤:
(1)往容器内倒入适量的水,测出容器内水的深度h1;
(2)将陶瓷碗浸没在容器内的水中,测出容器内水的深度h2;
(3) ,测出容器内水的深度h3;
(4)已知水的密度为,利用上述测量量和已知量计算出瓷碗的密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