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全球潮流的背景下,上海世博会第一次提出了“低碳世博”的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世博园区内建成了我国面积最大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示范区;灯光设备大量采用节能的LED光源;清洁能源车辆的使用使园区内公共交通实现“零排放”……参加世博会的许多国家不断交流和实践低碳经济发展经验,充分展现了科技节能的创新成果,从而打造出一届“绿色的世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世博”。
(1)简要回答材料中蕴含的辩证唯物论道理。(6分)
(2)结合材料,草拟一份“低碳生活”倡议书的提纲,并写出相应的哲学依据。(至少三点)
习近平主席2014年10月15日上午在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引起广大青年学生的兴趣,某校高三(13)班同学在校园内开展“学习座谈会精神,践行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实践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学习会议精神
习近平在座谈会上强调,文艺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从这样的高度认识文艺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1)用文化相关知识,回答广大文艺工作者怎样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6分
讨论会议热点
习近平指出,有些时候艺术与市场是一致的,优秀的作品在市场上受到欢迎,好作品有好市场。流行市场多年的中外经典名著就是证明。但更多的时候,市场背离艺术,湮没精品,排斥经典,走俏的只是俗品、艳品。尤其是在当下,资本的介入和各种人为炒作的干扰,导致文艺作品的市场境遇更加复杂,“叫好不叫座”“叫座不叫好”的现象屡见不鲜。
学习材料后,同学们围绕“叫好不叫座”“叫座不叫好”的现象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2)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文化市场“叫好不叫座”“叫座不叫好”现象的原因,并向国家或政府提两条解决上述问题的建议。6分
落实会议精神
面对文化市场有喜有忧的复杂现象,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决心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坚决贯彻座谈会精神,为繁荣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3)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请从公民的角度对繁荣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三条合理化建议。6分
2014年10月24日02时00分,我国自行研制的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我国探月工程首次实施的再入返回飞行试验首战告捷。我国的探月工程实行“绕、落、回”三步走的战略步骤,每一步都是对前一步的总结和提升,直至建立属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 深空探测从来就没有康庄大道,探索路上遍布荆棘和未知的挑战。此次“飞行试验器”出行,如何安全地“回娘家”就是一个艰巨的挑战,它的主要任务就是解决怎么顺利飞到月球和怎么从月球安全和顺利地回来。事实已经证明,中国在国际航天领域已经占有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阅读上述材料,用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道理?
(2)运用政治生活“国际关系和我国的外交政策”的知识,回答“我国为什么要在国际航天领域占有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材料一: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全面深化改革议题确定后,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领导下成立文件起草组,进行全会《决定》起草工作。在将近7个月的时间里,文件起草组广泛征求意见,开展专题论证,进行调查研究,反复讨论修改。其间,中央政治局常委会3次会议、中央政治局2次会议分别审议《决定》,《决定(征求意见稿)》还专门听取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
(1)结合材料,运用我国政党和政党制度的知识,分析《决定》起草过程体现的道理。
材料二: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增速换挡期,经济增长的要素和约束条件正在发生变化,结构性问题突出,传统增长模式面临挑战,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不容忽视。党中央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的意见和建议,审时度势,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确立了全面深化改革线路图,全面推进经济、政治等各领域的改革,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2)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发展规律知识,说明全面深化改革的依据。
材料一:中国居民“勤劳而不富裕”凸显出我国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从社会和政府角度看,财富不断向政府集中。近几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从劳动者和企业角度看,劳动报酬占GDP比重持续下降。我国劳动报酬总额占GDP的比重从53.4%下降到39.7%,而大部分国家这一比重基本上都在60%以上。
(1)针对这些现象,说明我国应该如何调整收入分配结构,促进社会公平。
材料二:从另一角度看,财富不断向政府集中也可以使政府更好地集中力量办大事。2013年中央财政的几项重要支出分别为:教育支出2159.9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582.25亿元;医疗卫生支出1389.18亿元;能源、交通支出2852.3亿元;农业水利支出1823.6亿元;经济建设支出5283.5亿元,同时采取减税政策。通过这些措施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使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某些行业、地区资源严重不足现象得到改善。
(2)问题:结合材料说明国家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材料一: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现象日趋明显,部分社会成员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诚信缺失等失范现象时有发生。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官员迷信风水的新闻屡见报端。很多腐败官员在倒台后都被曝抱有“不信马列信鬼神,不信组织信个人”的迷信思想,而“一边贪污腐败,一边烧香拜佛”的问题官员亦是屡遭曝光,其中更不乏荒诞可笑、怪谬绝伦之事。如长春某法院因接连几位院内高层领导被调查,而在门前高悬辟邪宝剑以求“辟邪”;甚至还有官员迷信悬棺有“升棺”之意而集体“拜棺”求升官的荒唐事件……
请你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角度,说明如何解决材料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