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shèn)漉(lù),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qì),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shǔn),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解释划线的字。
惟吾德馨                  无案牍之          
每移案                    稍为修葺            
翻译下列句子。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内容上,甲乙两文同样描写居室环境,甲文以“                            ”绘陋室环境的清幽,乙文用“                            ”写居室的清静;写法上,两文都采用           手法,抒发了作者                    的情怀。
对甲乙两文作者所表现出的人生态度,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谈谈。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三峡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阅读《三峡》,完成下列各题: (4分)
(1沿阻绝() (2)虽乘御风不以疾也 ()
(3) 略无处() (4)引凄异()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节的特点。
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C.文章的第二段关于三峡江水的描写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
异曲同工之妙。
D.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

文章最后的渔者歌谣体现了三峡秋景怎样的特点?

(9分)
许生端方
道光①间,姑苏②渡僧桥畔,泊一县试③舟。书生姓许,年方二十,风度翩翩,多才,生平端方无戏言,有古贤士之风。三更,见岸畔火焰耀天,锣声人声轰然惊心,知店肆④失火。许生颇为叹息。方瞻仰见,见楼窗中跃下一少女,肌肤洁白,身未著寸缕,落于船头,女几被惊落河中,许正色曰:“姑娘受惊矣。”女惶恐,见俊秀书生,欲赴河。许劝之曰:“既避火,何投水?”遂以锦被裹之,秉烛而坐以待旦,目不斜视。火止,东方已白,女父知而负衣裙至舟,女衣之,拜谢而归。
【注释】①道光:清宣宗的年号。②姑苏:苏州的别称。③县试:县府举办的科举考试。④肆: 店与肆连用,即店铺。⑤著:穿着。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许生为叹息。(很) B.身未著寸缕(被子)
C.欲河 (跳入) D.女被惊落河中(几乎)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既避火,何投水?
从许生做人的角度谈谈本文给你的启发是什么?(3分)

(10分)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下列各组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乘奔御风/人有百手 B.巘多生怪柏/夜久语声
C.三峡七百里中/非亭午夜分 D.引凄异/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郦道元堪称写水的高手,他用“”描写水势盛大,又用“”描写江水清澈,语言凝练而意蕴丰富。(用原文的语句填空)(4分)

(9分)
小港渡者
庚寅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川城,命小奚以木简束书从。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熟视小奚,应曰:“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予愠为戏。趋行及半,小奚扑,束断书崩,啼未即起。理书就束,而前门已牡下矣。予爽然,思渡者言近道天下之以躁急自败穷暮而无所归宿者其犹是也夫!其犹是也夫! (选自清代周容《春酒堂诗文集》)
注释:①庚寅:1650年(顺治七年)。②蛟川:地名,指今浙江宁波镇海。③小奚:童仆。④木简:这里指木板。⑤扑:跌倒。⑥牡下:上锁。牡,门闩,锁簧。⑦爽然:若有所思的样子。⑧近道:有些道理。道,道理。⑨其:大概。犹“殆”,表拟议或推测。也夫:两者都是句末语气词,连用是为了加强语气。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予为戏()(2)渡者视小奚( )
文中画线的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符号的地方用“︱”标出来。(3分)
天下之以躁急自败穷暮而无所归宿者其犹是也夫其犹是也夫!
文中哪句话点明了故事的主旨?你能想起意思相同的孔子名言吗? (4分)

(10分)
虽有佳肴
《礼记》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论语》十二章(摘选)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

A.有至道 B.然后能自 C.肱而枕之 D.匹夫不可志也

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虽有佳肴》论述了教与学的关系,从中我们可以认识到:在学习上热心帮助别人、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B.《虽有佳肴》首先通过比喻引出“弗学,不知其善”,接着论述了教与学的重要性及辩证关系,最后才归纳“教学相长”这个中心的。
C.孔子提倡“安贫乐道”的思想,鄙夷不义之财,认为不凭道义而获得的荣华富贵,就像浮云一样。
D.“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一句讲的是:人要有志气、有品格,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改变自己的心志,应该坚定信念,矢志不渝。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