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H=11的氨水与pH=3的盐酸等体积混合:c(Cl-)=c(NH4+)>c(OH-)=c(H+) |
B.0.2mol/L的CH3COOH溶液与0.1mol/L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2c(Na+)=c(CH3COO-) |
C.浓度均为0.10mol/L的氨水和氯化铵溶液等体积混合后:c(NH3·H2O)+c(NH4+)=0.1mol/L |
D.pH=3的盐酸和pH=11的氢氧化钡等体积混合pH>7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蒸发结晶时,当加热至蒸发皿中有大量固体析出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剩余溶液 |
B.除去干燥CO2中混有的少量SO2,可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盛有酸性KMnO4溶液、浓硫酸的洗气瓶 |
C.将过氧化钠固体投入紫色石蕊溶液中,可看到石蕊溶液变蓝 |
D.用原子吸收光谱可以确定物质中含有哪些金属元素 |
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00g 17%H2O2水溶液中含氧原子总数为NA |
B.常温常压下,2.8g N2气体分子中所含的共用电子对数目为0.3NA |
C.0.2mol/L的NaCl溶液中含有的Cl-数是0.2NA |
D.在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中,每生成0.1mol氧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NA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869年门捷列夫提出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
B.煤在空气中强热得到焦炭、煤焦油、焦炉气、粗氨水等产品的过程叫煤的干馏 |
C.再酿酒的过程中,葡萄糖可通过水解反应生成酒精 |
D.工业生产玻璃、水泥、冶炼铁都需要用到石灰石为原料 |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①无色溶液中:K+、Cu2+、Na+、SO42-
②pH=11的溶液中:CO32-、Na+、Cl-、NO3-
③加入Mg能放出H2的溶液中:Cl-、HCO3-、NO3-、NH4+
④在由水电离出的c(OH-)=10-13 mol·L-1的溶液中:Na+、Ba2+、Cl-、I-
⑤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为蓝色的溶液:Na+、Cl-、S2-、ClO-
⑥强酸性溶液中:Fe2+、Al3+、NO3-、Cl-
A.①②⑤ | B.②④⑥ | C.②④ | D.③⑤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