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朕深鉴于世界大势及帝国之现状,欲采取非常之措施,以收拾时局,兹告尔等臣民,朕已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愿接受其联合公告,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希求帝国之自存与东亚之安危而出此,至如排斥他国主权,侵犯其领土,固非朕之本质。然自交战以来,已阅四载,虽陆海将兵勇敢善战,百官有司励精图治,一亿众庶之奉公,各尽所能,而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如仍继续交战,则不仅导致我民族之灭亡,并将破坏人类之文明。如此,则朕将何以保全亿兆之赤子,陈谢于皇族皇宗之神灵。此朕所以饬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停战诏书》(1945年8月14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日本《停战诏书》发布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停战诏书》对侵略战争的辩解。
1918 年初,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了被称为“世界和平纲领”的“十四点原则”;1947 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对欧洲的经济援助计划,但两者实施的结果却大相径庭。
请回答:
上述“原则”“计划”的共同目的是什么?造成不同结果的原因又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巴尔干半岛和中东地区,历来被英国视为大英帝国的生命线。大战结束前后,美国利用种种借口,千方百计渗入这个连结欧亚两大洲的重要战略地区……1947年2月21 日,英国向美国国务院发出了结束援助希、土的照会,声称国内严重的经济困难使英国在3月31 日以后无法继续向希腊、土耳其两国提供援助。英国强调希、土面临共产主义的严重“威胁”,根本无力维护“民主制度”,由于希、土在军事和战略上的重要性,西方国家决不能眼看它们落入苏联控制之下。
材料二: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宣读了一篇咨文,声称希腊和土耳其正面临着“极权主义”的威胁。他说:“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他要求国会向它们提供援助。这就是所谓的杜鲁门主义。
材料三:其实杜鲁门主义从来没有规定过什么“地理界线”。杜鲁门自己就认为“, 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美国都必须进行干涉。1947 年5月22 日,援助希、土法案
经参众两院通过,杜鲁门签署成为法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杜鲁门主义出现的原因。
(2)从材料二、三中,你可以看出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什么?
(3)你如何理解材料三中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这对当时国际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在杜鲁门主义的政策指导下,美国在欧、亚采取了哪些重大行动?
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在凯恩斯看来,节俭对于社会经济都是一种恶行:“无论你什么时候节省了五先令,你就使一个人失去一天的工作。节省了五先令,可以扩大到一人失业一天的程度,此外可依此类推。另一方面,无论什么时候,你购买了商品,你就促进了就业。……因为只要你购买商品,肯定会有人为你制造这些商品的。如果你不购买商品,商店里的存货就不能出售,他们就不会再订货,这样肯定有人失业了。”
请回答:
(1)你同意凯恩斯的观点吗?说明你的理由。
(2)如何看待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节俭?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第119 条,德国将其海外属地所有之权利及所有权名义放弃,以予主要协约国及参战各国。
———《凡尔赛和约》
材料二:第22条,(二)实现此项原则之最妥善途径,莫如将此种人民之管理,委诸资源上、经济上或地理上足以承担此责任且乐于加以接受之各先进国,该国即以受任统治之资格,为联盟施行此项管理。
———《国联盟约》
材料三:所谓分配殖民地委任统治权,就是分配被委任去盗窃和抢劫的权利,分配地球上一小撮人对多数人进行剥削的权利。
———《列宁全集》
材料四:第一条,(一)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四)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
———《九国公约》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对什么方面问题的规定?其性质如何?
(2)材料三中“一小撮人”具体指哪些国家?其中在中国获益最大的是哪国?具体情况怎样?
(3)根据材料二,说明材料三“对多数人进行剥削”为什么成为一种“权利”?
(4)材料四中“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具体指什么?“友邦人民”主要指哪国?为什么作出这样的规定?
(5)材料四“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的实质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 世纪末德国外长皮洛夫在国会发表演说称:“让他们的一个邻国得到陆地另一个邻国得到海洋,而给自己留下天空……这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不想把别人挤到阴影中去,但是我们也要在阳光下取得一席之地。”
———《世界近代史资料选辑》
材料二:希特勒在所著的《我的奋斗》中说:“新德国又不能不沿着从前的骑士所走的道路进军,以求用德国的剑使德国的犁有土可耕。”“应该集中全力来和法国作一番最后较量……德国的确认为消灭法国只是一种手段,为的是要使我们民族在消灭法国以后才能在其他方面进行扩张。”
请回答:
(1)两段材料的共同主张有哪些?
(2)材料二阐述其主张的依据是什么?
(3)德国为什么不断出现上述有共同倾向的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