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封建论》指出:秦始皇建立帝国,以郡县取代封建,固然出自“一己之私”,却成就了“天下之公”。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批评皇帝是“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公”,以满足君主“一己之私”。以下对柳、黄二人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①柳宗元的目的是肯定帝制的合理性
②黄宗羲对帝制的批判符合当时的社会现实
③二人所处时代不同,批判的内涵不同都有其合理性
④两种观点恰好相反,其中有一个是错误的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②③ | D.①②③ |
1939年11月,美国国会通过新的《中立法》,允许其他国家在现金购买,运输自理的条件下,购买美国武器。对此评论正确的是
A.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发战争财 |
B.这有利于掌握制海权的英国 |
C.表明美国完全放弃“中立”政策 |
D.这是美国对日本进占印度支那的反应 |
“在这两百年(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英国人首先解决了……的问题,接下来解决了全球商业秩序的问题,而工业革命则是在这两个任务完成之后的事情。”文中省略号部分应该是
A.现代企业制度 | B.机器动力来源 |
C.资本垄断方式 | D.国内政治体制 |
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几项重要产品指标完成情况
A.重工业建设取得较大成就 | B.棉织业几乎停滞不前 |
C.斯大林模式已经确立 | D.出现盲目追求高指标情况 |
某一时期,德国人宣称“我们的未来在海上”,法国人高唱“不要忘记色当之役”,俄国人扬言“保卫斯拉夫兄弟”。这些耸动的口号和行动与下列哪一战争有关
A.拿破仑战争 | B.普法战争 |
C.第一次世界大战 | D.第二次世界大战 |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参议员每州两名。这一规定主要照顾了
A.南方的利益 | B.北方的利益 |
C.大州的利益 | D.小州的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