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对比中英《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说明《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科目 历史   题型 问答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政体变革是制度的创新。阅读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制度,是因为权力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掌握在全体人民手里。在解决个人争端的问题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当优先推举某人做担任公共职务的时候,推举他的理由不是由于他是特定阶级的成员,而是由于他所具有的真实才能……
——伯利克里
材料三:2010年5月12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任命保守党领袖卡梅伦为首相,并授权他组建新一届政府。……伊丽莎白二世虽然是英国国家的象征,却不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是统而不治的君主。
—— 摘自新华网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开创的何种政治制度?该朝代为巩固统一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2)根据材料二,说出实行这种“民主政治”的古代奴隶制城邦的名称。材料中“全体人民”主要指什么人?
(3)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三所反映的是英国什么政治制度?该政治制度有何特点?

美国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国家,从1776年建国至今只有200多年的历史,然而已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时,美国走向独立,领土大块大块地扩充,资本主义经济大步地发展;
材料二:19世纪中期,美国进一步扫清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其成为资本主义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请回答:
(1)美国在18、19世纪发生了哪两次资产阶级革命?这两次资产阶级革命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外部障碍和内部障碍。外部障碍和内部障碍分别指什么?
(2)18世纪时,领导美国走向独立的伟人是谁? 19世纪中期,领导美国进一步扫清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的伟人又是谁?
(3)你认为美国在发展道路上有哪些值得中国借鉴的成功经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上图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什么现象?
材料二:1958年7月8日人民日报报道:湖南、湖北、福建等省部分地区办起了公共食堂,并予以提倡。11月10日社论指出,“鼓足干劲生产,放开肚皮吃饭”是一个很好的口号。据10月底的不完全统计,全国农村共举办公共食堂265万个,在食堂吃饭的人口已达到70%—90%。此外,在收回自留地的同时,集市贸易也被取消。
——高王凌《大梦初觉——大跃进和农民行业》
(2)材料一中所描述的情况真实吗?发生在哪一历史时期?材料一、二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出现的一种什么风气?这一风气的形成有何危害?
(3)材料一、二反映的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哪一重大失误?其失误主要表现在哪里?这一失误带来了怎样的后果?
(4)反思历史现象,我们要从中吸取什么历史教训?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斩浮云,诸侯尽西来。
材料二:秦琅邪石刻上的话:“器械一量,同书文字”
材料三:有古人在论及秦朝灭亡的原因时说“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秦王”指谁?他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2+2=4分)
(2)材料二中说明秦王采取了哪些措施?。
(3)你是否同意材料三的观点?请举出秦暴政的两个例子。(1+2=3分)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改革产生了什么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