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曾说:“中国积弱,由于患贫,西洋方圆千里、数百里之国,岁入财赋以万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税。酌度时势,若不早图变
计,择其至要者逐一仿行,以贫交富,以弱敌强,未有不终受其敝者。”材料表明李鸿章
A.认识到中国“积弱”的根源 | B.主张发展近代军事工业以“自强” |
C.主张吸收两次工业革命成果 | D.主张发展近代民用工业以“求富” |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苏联在美苏争霸问题上采取的战略是
A.与美国“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 |
B.推行同美国争夺霸权的积极进攻战略 |
C.放弃争夺军事优势,从对外扩张转向全面收缩 |
D.与美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
二战结束以后,国际关系格局的突出变化是
A.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独占鳌头 |
B.社会主义阵营形成 |
C.欧洲在战争中受到严重削弱 |
D.以美苏对峙为特征的两极格局形成 |
下列反映世界人民对战争进行反思、追求和平愿望的是
A.确立“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
B.成立国际组织——联合国 |
C.美国政府拒绝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
D.签署《关于结束越南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 |
1938年慕尼黑协定的内容是
A.重新划分德国东部和西部的边界 |
B.同意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
C.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 |
D.承认德国和奥匈帝国合并 |
下列国际文件中,有助于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是
①《联合国家宣言》②《开罗宣言》③《雅尔塔协定》④《波茨坦公告》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②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