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为了研究在大豆种子萌发和生长过程中糖类和蛋白质的相互关系,某研究小组在25 ℃、黑暗、无菌、湿润的条件下萌发种子,然后测定在不同时间种子和幼苗中相关物质的含量,结果如图所示:

(1)在观察时间内,图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总糖含量变化是        ,蛋白质含量的变化是________,由此可推测糖类和蛋白质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在同样条件下继续培养,预测图中各曲线的最终变化趋势是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上述定量测定之前,进行了蛋白质含量变化的预测实验,请填充实验原理;判断实验操作是否正确,并更正错误之处;写出实验结果。
①实验原理:蛋白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颜色深浅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
②实验步骤:
Ⅰ:将三份等量大豆种子分别萌发1、5、9天后取出,各加入适量蒸馏水,研碎、提取、定容后离心得到蛋白质制备液;
Ⅱ:取3支试管,编号1、2、3,分别加入等量的萌发1、5、9天的蛋白质制备液;
Ⅲ:在上述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按比例配制)的混合液,振荡均匀后,在沸水浴中加热观察颜色变化。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果蝇中能产生色素的个体眼色为红色或紫色.不产生色素的个体眼色呈白色。果蝇产生色素必需有显性基因A,而位于另一条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B使得色素呈紫色,该基因为隐性时眼色为红色。现将2个纯合品系红眼雌性果蝇和白眼雄性果蝇杂交,得到F。的表现型为:紫眼全为雌性,红眼全为雄性;让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到F:,F2中雌雄个体的表现型及比例均为:紫眼:红眼:白眼=3:3:2。请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眼色的遗传遵循定律,你判断的理由是:
(2)亲本红眼雌性果蝇的基因型为,白眼雄性果蝇的基因型为
(3)F1红眼雌性果蝇中纯合体占
(4)由以上分析可知,基因a纯合时对基因B的表达有作用。

某棉农获知脱落酸可以促进叶片脱落的原理后,采收前在棉田喷施了一定量的脱落酸,试图除去棉花叶片便于机械采收,但效果不明显,为探究其原因,有人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方案。
实验假设:植株中存在的生长素对脱落酸的功能有抑制作用。
实验方案:取若干长势相同的,处于生殖生长末期的棉花植株,均分成甲、乙、丙三组,
做下图所示的处理。

回答下列问题:
(1)乙、丙组对照是否符合单一变量原则?理由是
(2)有人认为乙、丙组不足以验证假设。若要验证假设,必须对丙组进行修改,请将修改后的实验方案绘在右侧的框图内。
(3)将乙组与修改后的丙组进行比较,若一定时间后,两组叶片脱落数量相比,
则证明假设成立。
(4)若在相同时间内,甲乙两组落叶数量基本相等,则甲、乙对照可以说明
(5)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除了防止落花落果外,还有
(至少两项)。

将某种植物置于CO:浓度适宜、水分充足的环境中,温度分别保持在5°C、15°C、25°C和35°C下,改变光照强度,测定CO2的吸收速率,得到图l所示的结果。处理图1中有关数据得到图2、图3。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的自变量是。当光强小于1时,该植物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CO2
的吸收速率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当光强大于7时,25℃比15℃条
件下植物的有机物的合成速率(大、小或相等)。
(2)若某植物比该植物能更有效地利用CO:,则同等条件下,C点应该(左移、右移或不动);若要进一步提高温室中农作物的产量,具体可行的措施是(从以下选项中选出所有合理答案)
A.施用NH4HCO3 B.增加光照强度
C.使用CO2发生器 D.增施农家肥
(3)图2、图3的纵坐标具体含义分别是

在一些地区的土壤和水体中有一定浓度的有机污染物——三氯苯(TCB),为探究TCB对生物体的毒性效应,研究人员配制了5组培养液对金藻、角毛藻和扁藻3种单细胞微藻进行独立培养。4天后,统计微藻数量和细胞中蛋白质的含量,结果如下。请回答。

组别
TCB浓度
(mg·L-1
蛋白质含量
(μg·mg-1
金藻
角毛藻
扁藻
1
0
58
52
63
2
1
56
46
60
3
5
47
40
47
4
10
17
24
26
5
15
12
21
21




(1)由曲线可知,随水体中TCB浓度的增加,对这三种藻类的毒害作用 。但这三种藻类对TCB敏感性是不同的,最好选用其中的 作为监测环境TCB污染度的指示生物。
(2)表中数据说明,随水体中TCB浓度的不断增加,三种微藻细胞内蛋白质含量均下降。由此推断,高浓度的TCB可能破坏了蛋白质的 ,从而加快了藻体细胞死亡的速度。
(3)测定三种微藻细胞数目时,使用的实验器具包括:试管、滴管、吸水纸、盖玻片、显微镜和 。若将叶绿素从微藻细胞中提取出来,所用的试剂是 。若要鉴定微藻细胞内的蛋白质,可以选用 试剂。
(4)这三种藻是某些虾和贝类的饵料,环保人员在某海岛上的土壤和周边海水中都检测到了一定浓度的TCB,该物质会沿着 转移和积累,最终危害人类健康。用图表示TCB在上述生物中的转移和积累途径:


普通刺毛鼠背上都有硬棘毛—有刺(简称普通鼠),体色有浅灰色和沙色,浅灰对沙色显性。在实验室内封闭饲养的普通鼠群体中,偶然出现了一只浅灰无刺雄性小鼠(简称L),且其能终身保留无刺性状。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产生L鼠的原因可能是         
(2)让L鼠与普通雌鼠交配, F1全有刺;F1雌雄鼠自由交配,在所生的33只小鼠中,25只有刺、8只无刺(无刺鼠全为雄性)。这说明有刺和无刺这对相对性状中     ________________是隐性,控制有刺无刺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
(3)设控制体色的基因为A、a,有刺无刺的基因为B、b, 让L鼠分别与多只基因型相同的沙色普通雌鼠交配,子代的表现型为浅灰无刺:浅灰有刺:沙色无刺:沙色有刺(1:1:1:1),则L鼠与沙色有刺雌鼠基因型分别为        
(4)刺毛鼠的染色体组成2n=16。如果L鼠与普通雌鼠交配,生了一个染色体(14+XYY)的子代,其原因应是亲代雄鼠在减数第   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差错;此次减数分裂同时产生的另外三个精子的染色体组成应依次为       
以上变异与下列哪种疾病的发病原理相同()
A. 21三体综合征 B.猫叫综合征 C.青少年型糖尿病 D.镰刀形细胞贫血症
(5)请设计一个利用这只L鼠繁育出无刺雌鼠的简要方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