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对分子及性质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碘易溶于四氯化碳,甲烷难溶于水都可用相似相溶原理解释
B.由于乳酸()中存在一个手性碳原子,导致该物质存在互为镜像的两个手性异构体;生产中可利用“手性合成”法主要得到其中一种手性分子
C.许多过渡金属离子对多种配体具有很强的结合力,因而,只有过渡金属才能形成配合物。
D.由图可知酸性:H3PO4>HClO,因为H3PO4分子中有1个非羟基氧原子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测定有机物分子的元素组成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所示:2个甲分子反应生成1个丙分子和3个乙分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推知,1个乙分子中含有2个A原子
B.该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C.反应生成的丙物质属于单质
D.化学反应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①混合物:氯水、氨水、水玻璃、水银②电解质:明矾、冰醋酸、石膏、纯碱③同位素:HHH④同素异形体:C60、C80、金刚石、石墨⑤弱电解质: HF、SO2、 NH3、H2O

A.②④ B.②③④ C.②④⑤ D.全部正确

24mL浓度为0.05mol/L的Na2SO3溶液恰好与20mL浓度0.02mol/L的K2Cr2O7溶液完全反应。已知Na2SO3被K2Cr2O7氧化为Na2SO4,则元素Cr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

A.+2  B.+3   C.+4  D.+5

在盛有碘水的试管中,加入少量CCl4后振荡,静置片刻后

A.整个溶液变紫色 B.整个溶液变为棕黄色
C.上层为无色,下层为紫红色 D.下层无色,上层紫红色

某溶液中含有Cl-、SO42-、Fe3+、K+、M,且离子物质的量之比为2∶3∶1∶3∶2,则微粒M可能为

A.Na+ B.Ag+ C.Ba2+ D.Mg2+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