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他们都是怀疑者,他们批评从古代以来认为天经地义的‘真理’,他们都有监视的目光。”依你的推论,罗丹所谓的“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指的是什么?( )
| A.以理性的方法,思考人类社会的现象,强调理性尊重科学 |
| B.提倡归纳或实验的方法,推翻了古代以来各种定律及学说 |
| C.尊崇人文主义,否定各种宗教迷信,尤其是天主教的教规 |
| D.反对工业革命带来的贫富分化,要求建立公正合理的社会 |
以下两幅图分别是明朝人绘制的孔子讲学图与拉斐尔于1509——1510年绘制的亚里士多德讲学图。从中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 A.孔子强调“礼”,亚里斯多德主张和谐 |
| B.孔子强调专制,亚里斯多德主张民主 |
| C.孔子讲学强调灌输,亚里斯多德主张双向交流 |
| D.明代注重等级礼仪,文艺复兴看重自由平等 |
有人说在亚里士多德的著作里,太阳下每一个问题都有其一席之地。这些问题包括()
①哲学问题②生物学问题③伦理学问题④经济学问题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亚里士多德在天文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方面的很多结论,被证明是错误的。据此,下列对亚里士多德的科学成就的评价,正确的是()
| A.亚里士多德在自然科学方面的结论没有现实意义 |
| B.因为亚里士多德主要成就是逻辑学,对科学没有指导意义 |
| C.亚里士多德的科学成就对近代实验科学有一定的启示 |
| D.由于亚里士多德的科学研究方法不正确、所以结论错误 |
孔子在《礼记·表记》“……故君命顺(顺民情天意),则臣有顺(顺从)命;君命逆(违背民情天意),则臣有逆(违抗)命。”这里孔子强调的观点是()
| A.君臣的行为都应提倡“仁者爱人” | B.用“中庸”来协调“仁”与“礼”的关系 |
| C.君臣的行为均应“顺从天意” | D.在君臣关系上应“忠君”但不“盲从” |
从研究孔子的视角看,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中关于孔子生平的记载属于()
| A.原始史料 | B.二手史料 | C.历史解释 | D.历史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