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688年英国的“光荣革命”一直为西方的政治家和史学家所津津乐道。这次没有流血的宫廷政变被称之为“革命”,从政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主要是因为它

A.推翻了英国的君主统治 B.改变了国王的权力来源
C.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D.保证了工业革命的进行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英国内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据报载,1977年8月以后,中国出现了一个访问南斯拉夫的高潮,从中央到地方有三十多个代表团出访南斯拉夫。这种现象表明中国政府

A.打破了美国的外交封锁 B.进行结盟,对抗苏联
C.为经济体制改革做准备 D.意在巩固社会主义阵营

毛泽东在1956年12月讲过:“可以考虑开私营工厂、开夫妻店,雇工也可以;开私营大厂,订条约,二十年不没收;华侨投资二十年、一百年不没收。开投资公司,还本付息,可以搞国营,可以搞私营;可以消灭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与以上思想相似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赫鲁晓夫改革

《新美国经济史:从殖民地时期到l940年》载:“是胡佛政府建立了好大的公共工程,让人们有活干;于是胡佛建立了重组金融公司,把钱贷给处于财务困难的私人企业和银行;也正是胡佛在经营政府时,不怕出现最大规模的预算赤字。”l930年5月,胡佛批准了“霍利一斯穆特法”,大幅度提高890种商品的关税,1931年底对25个国家采取报复性措施。这说明胡佛政府

A.是自由放任政策的典型代表 B.放弃了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C.实践了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 D.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

董必武回忆:“革命发展了,孙中山掌握不住,结果叫别人搞去了。于是我们就开始研究俄国的方式”,开始读“马克思主义。”材料表明,先进知识分子探讨的是

A.革命的力量 B.革命的阶段
C.革命的方法 D.革命的意义

“但是任何一种改革运动要想在中国得到广泛的支持,首先必须借助于外国,改变老一套办法,并在哲学上找到根据。这种根据还得从孔孟之道里去找,因为那仍然是中国统治阶级信仰的命根子。”(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这可以用来诠释

A.抵抗派的师夷制夷思想 B.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
C.维新派的维新变法思想 D.革命派的民蔓共和思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