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去路好,唯有神知道。”这是苏格拉底临终前说的话,一代思想家为真理和自由而殉道。与此相对应,中国思想界当时的状况是

A.孔子为宣传“仁”和“礼”带着弟子周游列国
B.儒道法等各流派正为自已的主张而争鸣
C.董仲舒天人感应的“大一统”思想得到尊崇
D.明清统治者大兴文字狱,实行思想专制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5.2009年8月20日腾讯新闻频道发起“网友票选建国60年最具影响力的历史事件”的活动,在60件大事中投票结果如下(局部),从中我们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新中国外交成就得到网友们普遍关注
B.网友们肯定“两弹一星”对反美反苏的作用
C.网友们对科技、历史文化都饶有兴趣
D.对开国元勋、拨乱反正网友们印象深刻

4.鲁迅一生以笔做刀枪。1912年应教育总长蔡元培之邀,他开始在教育部和北京大学等高校任教。1926年却不得已去了厦门;次年又被迫来到广州,可是到了那里不久,著名的“4·12清党”发生,于是他旋即来到上海。下列关于鲁迅辗转流离原因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他无法容忍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B.在南方没有反革命势力
C.当时广州政治环境相对宽松 D.在上海有可以容身的租界

3.上海从开埠到解放人口出现过三次增长高潮,同时,不同国籍的外国人在沪人数比例也多次发生变动,其中引起后者变动的主要因素

A.与半殖民地工业发展密切联系
B.同西方列强侵略我国的历史相联系
C.受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的影响
D.同西方列强在沪侵略势力的消长相关

2.有学者说:每一次人类文化的交流,都会带来一次文化发展的机遇。比如说,我们遇到了印度佛教就是一个很大的幸运。以下事例不能印证这一说法的有

A.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 B.程朱理学的创立
C.吴道子创作《送子天王图》 D.敦煌莫高窟的兴建

1.近年有专家研究发现,季风的减弱和王朝的衰亡存在对应关系(如图所示),这是因为处在弱季风期的王朝会少雨干旱,谷物歉收,从而激起农民起义,最终导致衰亡。如果以唐朝为例反驳这一观点,你认为造成其衰亡的更有力证据之一是

A.九品中正制选用无能官员任职
B.官府垄断经营手工业和商业
C.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D.统治者奉行“三教合一”政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