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11年7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释放出明确信号:楼市调控方向不动摇、力度不放松。会议要求各地从严把握和执行房价控制目标;加大政府投入和贷款支持力度,确保2011年1 000万套保障性住房11月底前全部开工建设;继续严格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政策和住房限购措施;认真落实住房用地供应计划,确保保障性住房用地,加快普通商品住房用地投放;规范住房租赁市场,抑制租金过快上涨。
材料二:2012年5月1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则指出,要“推进商品住房用地供应由价格主导向双向定价、配建保障房等转变”。所谓“双向定价”,就是政府定价和市场定价相结合,即开发商竞价购买土地时,政府限定该地块所建商品房的价格和保障房的面积,与单一市场定价不同的是,不能完全把土地和商品房交给开发商市场化操作,通过控制土地收益和房产价格,抑制房价的过快上涨。
(1)结合国务院的上述政策,说明在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工作中政府应发挥怎样的作用。(12分)
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全球气候变暖的后果,会使地球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对此,人类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重要性的认识经历了长期的探索过程:气候变化问题最初是作为环境问题而由科学家讨论的;到了上世纪70—80年代,有人开始将环境、气候变化与外交和安全等问题联系起来,气候变化问题才引起了大众关注,上升为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问题;至上世纪90年代,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国际关系、经济发展、环境与资源、能源、科技研发等领域内举世瞩目的重大战略性问题;2009年12月,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就应对气候变化通过了《哥本哈根协议》,达成了广泛共识,取得了重要而积极的成果。
结合对“气候变化问题重要性”的认识,说明人类是怎样追求和发展真理的。(12分)
2011年1月国务院新一轮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主耍内容
政策要点 |
|
1 |
2011年各城市人民政府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目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和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合理确定本地区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并于一季度向社会公布。 |
2 |
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多渠道筹集保障性住房房源,努力增加公共租赁住房供应。 |
3 |
对个人购买住房不足5年转手交易的,统一按销售收入全额征税。 |
4 |
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首付款比例不低于60%,贷款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 |
5 |
严格住房用地供应管理,各地要增加土地有效供应,依法查处非法转让土地使用权行为。 |
6 |
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城市,在一定时期内,要从严制定和执行住房限购措施。 |
结合表格,分析我国政府此轮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是怎样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
为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红色经典进校园”活动在全国各地学校陆续开展。通过传唱红色歌曲,引导广大青少年继承优良传统,坚定理想信念,激发爱国情怀,为建设文明和谐社会贡献力量;通过阅读红色文学作品、倾听红色故事或报告,提升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水平,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提高综合素质。
请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红色经典进校园”活动的意义。
2010年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举办。某校高二(1)班同学以“走进博览、聚焦安徽”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同学们通过查阅、上网等途径收集资料,组织课堂讨论,发表看法:甲同学:上海世博会是文化世博。中国馆的建筑设计凸显汉字、京剧、中国红和水墨画等中国元素,整体布局体现了中华文化悠久的“和谐”思想;国家馆馆内用高科技手段向观众展现古代四大发明、《清明上河图》等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精华;安徽馆以徽派建筑标志性元素“马头墙、小青瓦”为外墙装饰,馆内通过徽剧、黄梅戏、凤阳花鼓等民间艺术的展示,让观众领略新安文化、皖江文化和淮河文化的质感。
请你结合甲同学的发言,分析说明其中蕴含的中华文化特征。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扫墓、踏青、折柳、沐浴、吟咏等,体现了清明节缅怀、感恩和亲近自然的文化传统。近年来,网上祭奠、家庭追思、献花遥祭等,为清明祭扫添增了新的表现形式;人文纪念、公祭先烈、文化展览等,为清明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文化创新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