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民族主义是指通过政府政策的形式对进出口商品建立贸易壁垒,并施加各种各样的保护主义政策以保护其国内产业。它深切关注民族国家整体在世界政治经济体系中的地位,特别是由民族经济竞争力决定的民族的长期发展趋势,而不是世界的共存共荣。在罗斯福新政的下列措施中,明显带有经济民族主义色彩的是
| A.美元贬值 | B.计划指导 | C.减耕减产 | D.以工代赈 |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三大民主政治制度的核心是( )
| A.民主集中制度 |
| B.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我国宣布采用“和平统一”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最早出现在( )
| A.《中美联合公报》 |
| B.《告台湾同胞书》 |
| C.“一国两制”构想 |
| D.“九二共识” |
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相比,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新特点是( )
| A.规定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
| B.规定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
| C.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
| D.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
2007年8月9日至17日,上海合作组织六个成员国进行了代号为“和平使命——2007年”反恐演习。中国军队从哪个地区跨出国门与其他五国会合更便捷( )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根据下表分析,1953—1957年我国土地所有制和经营方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下列几组词汇,最能准确反映()
| 年代大致范围 |
所有制 |
土地经营 |
||||
| 1949年以前 |
地主土地所有制 |
租佃个体经营 |
||||
| 1950——1952 |
农民土地所有制 |
自耕农个体经营 |
||||
| 1953——1954 |
农民土地所有制 |
个体经营,集体互助 |
||||
| 1953——1954 |
农民土地股份制 |
初级社,集体经营 |
||||
| 1955——1957 |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 |
高级社,集体经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