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反比例函数y=与一次函数y=mx+b的图象交于P(-2,1)和Q(1,n)两点.
(1)求k、n的值;
(2)求一次函数y=mx+b的解析式;
(3)求△POQ的面积.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0),点B(0,2),点C是线段OA的中点.
(1)点P是直线AB上的一个动点,当PC+PO的值最小时,
①画出符合要求的点P(保留作图痕迹);
②求出点P的坐标及PC+PO的最小值;
(2)当经过点O、C的抛物线y=ax2+bx+c与直线AB只有一个公共点时,求a的值并指出这个公共点所在象限.
在△ABC中,CA=CB,在△AED中, DA=DE,点D、E分别在CA、AB上.
(1)如图①,若∠ACB=∠ADE=90°,则CD与BE的数量关系是;
(2)若∠ACB=∠ADE=120°,将△AED绕点A旋转至如图②所示的位置,则CD与BE的数量关系是;,
(3)若∠ACB=∠ADE=2α(0°< α < 90°),将△AED绕点A旋转至如图③所示的位置,探究线段CD与BE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用含α的式子表示).
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
(1)如果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m的取值范围;
(2)在(1)的条件下,当关于x的抛物线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都是整数,且
时,求m的整数值.
以下是小辰同学阅读的一份材料和思考:
五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如图①放置,用两条线段把它们分割成三部分(如图②),移动其中的两部分,与未移动的部分恰好拼接成一个无空隙无重叠的新正方形(如图③).
小辰阅读后发现,拼接前后图形的面积相等,若设新的正方形的边长为x(x>0),可得x2=5,x=.由此可知新正方形边长等于两个小正方形组成的矩形的对角线长.
参考上面的材料和小辰的思考方法,解决问题:
五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如图④放置),用两条线段把它们分割成四部分,移动其中的两部分,与未移动的部分恰好拼接成一个无空隙无重叠的矩形,且所得矩形的邻边之比为1:2.
具体要求如下:
(1)设拼接后的长方形的长为a,宽为b,则a的长度为;
(2)在图④中,画出符合题意的两条分割线(只要画出一种即可);
(3)在图⑤中,画出拼接后符合题意的长方形(只要画出一种即可)
如图,CA、CB为⊙O的切线,切点分别为A、B.直径延长AD与CB的延长线交于点E.AB、CO交于点M,连接OB.
(1)求证:∠ABO=∠ACB;
(2)若sin∠EAB=,CB=12,求⊙O 的半径及
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