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李鸿章

材料四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先生’(指民主)‘赛先生’(指科学),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两先生才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一一陈独秀
请完成:
(1)材料一中“我办了一辈子事”是指19世纪60~90年代清朝较为开明的官员发起的什么运动?该运动中提出了哪些口号?该运动有何积极意义?
(2)根据材料二所示信息,戊戌变法失败后,在就义前大声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是谁?其中“贼”是指谁?出现“无力回天”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是孙中山手书的中国同盟会纲领,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   》。孙中山在该
刊物的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     、      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创立民国”的革命目标最终是通过   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实现的。这次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陈独秀等进步的知识分子高举“德先生”和“赛先生”两面大旗。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列举该运动中两位代表性人物的名字。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世界大国在国际关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对外政策和相互较量,直接影响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围绕巴尔干问题的争端,在欧洲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正是那两个军事集团之问的争斗酿成了世界大战。--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形成了哪两大军事集团?点燃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火药桶"是什么?
材料二第五条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进攻。--《北大西洋公约》
材料三如果在欧洲发生了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对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每一缔约国应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五十一条行使单独或集体自卫的权力,……包括使用武装部队,立即对遭受这种进攻的某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给予援助。--《友好互助合作条约》(《华沙条约=》)
(2)材料二是战后美国哪一外交政策的表现?该政策开始实施的标志是什么?根据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说出此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
材料四 2012年是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40周年。40年前中美两国领导人的历史性握手,标志着"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3)"另一个时代开始了"标志着中美关系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当今影响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4)你认为当今国与国之间应怎样处理相互间的关系?

资本主义制度经历了建立发展、调整完善的过程,由大西洋沿岸逐步扩展到世界范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图一是英国在1989年,为纪念一部重要法律文献颁布300周年发行的纪念币。这部文献的名称是什么?这部文献确立起了什么制度?这-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2)图二纪念章中被称为"美国之父"的第一任总统是谁?如何评价这一历史人物?
(3)图三为法国的《人权宣言》,它在财产方面作出了怎样的规定?
材料二 19世纪60-70年代,俄国、美国、日本为摆脱统治危机和解决内部矛盾,掀起了一场国家体制改革和革令的狂潮。

(4)材料二中的三个人物分别领导了什么运动?上述三个事件产生了什么共同影响?

改革和创新是一个民族前进的不竭动力。近代以来,中国为实现强国之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以军事工业为主的近代工业出现了,新式海陆军开始筹建,新式学堂一一举办,留学生陆续外派,大清国有了些许新的气象。
--引自《复兴之路》
(1)给大清国带来了些许新的气象的是什么运动?分别举出军事工业、新式海军各一例。
材料二 19、20世纪之交的中国,当北洋水师"致远号"的桅杆在黄海水域的波涛中沉没,国内民族危机空前高涨。一批具有忧患意识的知识分子,开始挑起对民众进行启蒙的重任,探索实现救国自强的道路。--《百年世博梦》解说词
(2)19、20世纪之交,中国知识分子为实现救国自强,进行了怎样的探索?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材料三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地展开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的报告
(3)改革开放战略决策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在农村进行了怎样的改革?)在农村进行的改革产生了什么影响?
(4)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过程,经历了哪三个步骤?

中国古代采取的不同经济政策,直接影响着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水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免除劳役。从事商业而贫穷的人,全家罚作奴隶。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1)上述材料是哪次改革的内容?这一内容会产生什么积极影响?
(2)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表现。图一、图二是唐朝时期发明和使用的农业生产工具。它们的名称分别是

材料二北宋时期,国家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八十左右来自淮河以南地区。淮南每年向都城汴京运送粮食六百万石,丝绸、茶叶等物品也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京城。……南方地区经济持续发展,支撑了南宋半壁江山。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到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出现了怎样的变化?概括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材料三清朝……开放四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作出严格的限制。(后)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了其他港口。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4)根据材料分析,清朝实行的是什么政策?该政策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严重后果?

材料:清朝,西藏地区与中央政府的联系紧密,西藏喇嘛教首领五世达赖于清初到北京,受到皇帝接见,被正式赐予“达赖喇嘛”封号。
请回答:
(1)西藏何时成为我国正式的行政区?
(2)清朝初期受到册封的除了材料中提到的达赖,还有哪一个喇嘛教首领,他是谁?(1分) 他受到了哪一皇帝的册封?
(3)为有效管辖西藏事务,清朝还设置了什么机构?
(4)明清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时期。中央政府为了维护祖国统一,采取了许多举措,除了上述材料外,请举例说明(至少两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