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X、Y和Z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其中A与Y同主族,X与Z同主族,A与B和A与X均可形成10个电子化合物;B与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2︰3,常见化合物Y2X2与水反应生成X的单质,其溶液可使酚酞试液变红。请回答下列问题。
(1) X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化合物Y2X2的电子式为 ;它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 (填序号)。
A.离子键 B.极性共价键 C.非极性共价键 D.氢键
(3) A与X和A与Z均能形成18个电子的化合物,此两种化合物发生反应生成Z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A的单质与X的单质可制成新型的化学电源(KOH溶液作电解质溶液),两个电极均由多孔性碳制成,通入的气体由孔隙中逸出,并在电极表面放电,则正、负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写出化合物Y2X2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6) 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烃A是有机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其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 A还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A可发生如图所示的 一系列化学反应,其中①②③属于同种反应类型。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②、④、⑤三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
(1)已知X、Y、Z为第三周期元素,其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如下表:
则X、Y、Z的电负性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 (用元素符号表示),元素Y的第一电离能大于X的第一电离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C、D是周期表中前10号元素,它们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D能分别与A、B、C形成电子总数相等的分子M、N、W,且在M、N、W分子中,A、B、C 三原子都采取SP3杂化。
①A、B、C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 (用元素符号表示)。
②M是含有______共价键的(填“极性”或“非极性” )
③W分子的VSEPR模型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W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
④AB-离子中和B2分子的键数目比为_______________。
(3)E、F、G三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三原子的核外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均为4S1。
①F元素在其化合物中最高化合价为_____。
②G2+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
a、b、c、d、e、f、g、h为8种由短周期元素构成的微粒,它们都有10个电子,其结构特点如下:
微粒代码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原子核个数 |
单核 |
单核 |
双核 |
多核 |
单核 |
多核 |
多核 |
多核 |
带电荷数(单位:电荷) |
0 |
+1 |
-1 |
0 |
+2 |
+1 |
0 |
+1 |
其中b的离子半径大于e的离子半径,d是由极性键构成的四原子分子;c与f可形成两个共价型g分子,d微粒和h微粒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化,试写出:
(1)a微粒原子核外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该元素属于周期表中的_____区。
c微粒电子式为 ___________。
(2)b与e相应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比较为:
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3)c微粒和f微粒反应生成2分子g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量c微粒和大量h微粒共热生成d微粒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5)微粒g中心原子杂化方式为_______;d微粒分子结构呈__________型;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画出第三周期核外未成对电子最多的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______________;
(2)写出族序数为周期数三倍的主族元素的原子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推测下列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及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
SCl2 _________、__________;BeCl2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所给微粒的一种等电子体的化学式:SO2 : SO42-___________.
“碘钟”实验中,3I-+S2O82-===I3-+2SO42-的反应速率可以用I3-与加入的淀粉溶液显蓝色的时间t来度量,t越小,反应速率越大。某探究性学习小组在20 ℃下进行实验,得到 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c(I-)/mol·L-1 |
0.040 |
0.080 |
0.080 |
0.160 |
0.120 |
c(S2O82-)/mol·L-1 |
0.040 |
0.040 |
0.080 |
0.020 |
0.040 |
t/s |
88.0 |
44.0 |
22.0 |
44.0 |
t1 |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显色时间t1=________。
(3)温度对该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影响符合一般规律,若在40 ℃下进行编号③对应浓度的实验,显色时间t2的范围为________(填字母)。
A.<22.0 s B.22.0~44.0 s
C.>44.0 s D.数据不足,无法判断
(4)通过分析比较上表数据,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