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右图所示,在250mL干燥的圆底烧瓶中,充满CO2气体,并用带尖嘴导管的单孔塞塞紧(导管另一端的橡胶管事先用夹子夹紧)。实验开始时,先将注射器中的浓氢氧化钠溶液推入到烧瓶中,一段时间后,打开夹子,会观察到的现象有(1)              ,用理化知识解释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2)                    

科目 化学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友情提示:以下
所选装置均填装置标号)

(1)写出序号为①②③的仪器名称:① ;② ;③
(2)写出你知道的化学实验中可选用装置C制取气体的文字表达式
①该装置中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目的是
②收集所得气体可选用的一种装置是
③如何检验收集的气体是氧气?
④若收集一瓶氧气,供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使用,最好选用气体的收集装置中的
理由是:
⑤若用A装置和B装置制氧气,最好选择A装置理由:
(3)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在研究“带火星木条复燃与氧气体积分数的关系”的课题中,采取了以下实验步骤:
①取5只250mL集气瓶,分别装入25mL、50mL、75mL、100mL、125mL的水,并用毛玻璃片盖住,依次编号为1、2、3、4、5;
②用分解过氧化氢(H2O2)的方法制取氧气,用制取的氧气通过排水法将上述1~5号瓶中的水排去;
③将带火星的木条依次插入1~5号瓶中,把观察到现象和计算数据,填入下表。

集气瓶标号
1
2
3
4
5
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28.9%
36.8%
44.7%
52.6%
60.5%
带火星木条的状况
微亮

很亮
复燃
复燃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室中采用分解过氧化氢(H2O2)的方法制取氧气,可采用的发生装置是(填标号) ,理由是 。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②根据以上实验事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写相应的标号)。
A.只有在纯氧中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52.6%时,带火星的木条就能复燃
C.只要有氧气存在就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③上述实验表明:物质燃烧的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请你再举一例,将实验内容和实验现象填写在下表中: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


(4)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微溶于水的乙炔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你认为上图中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 ;如果用图所示装置收集乙炔,气体应从 (填“a”或“b”)端管口通入。

化学兴趣小组的三位同学对蜡烛燃烧进行了以下探究:他们将一短玻璃管插入焰心,发现另一端也可以点燃。
【提出问题】导管里一定有可燃性气体,该气体成分可能是什么呢?
【猜想】小贝认为:可能是蜡烛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可燃性气体)
小芳认为:可能是蜡烛受热后产生的石蜡蒸汽;
小婷认为:可能以上两种情况都有。
【实验方案】换一根较长的玻璃导管,并用湿毛巾包住,然后在导管另一端做点火实验。
【现象与结论】
如果观察到 ,则小贝的猜想正确;
如果观察到 ,则小芳的猜想正确;
如果观察到 ,则小婷的猜想正确。

小明同学在做家庭实验时,不小心将过氧化氢溶液溅到妈妈刚刚切好的土豆丝上,发现土豆丝上立即冒气泡,激发了小明的探究欲望,请你参与小明的探究.
【猜想】土豆丝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设计并完成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总结
实验一
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伸入带火星木条
有小气泡产生,木条不复燃
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但是
土豆丝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二
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土豆丝,伸入带火星木条
迅速产生大量气泡
土豆丝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的速率

(1)请你帮小明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2)在小明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
【反思】小凡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的“总结”,他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
第一方面探究
向反应后试管内的剩余物中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有大量气泡产生,且木条复燃;
第二方面探究
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将实验二试管中的物质进行 、洗涤、干燥、称量(土豆丝本身的水分减少忽略不计)。

化学老师交给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一个任务:测定实验室里一瓶久置的NaOH固体是否变质。该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猜想I:没变质,全部是NaOH;猜想II:部分变质,既含有NaOH又含有Na2CO3:猜想Ⅲ:完全变质,全部是Na2CO3
【查阅资料】①已知反应:BaCl2+Na2CO3=2NaCl+BaCO3
②部分盐溶液在常温下的pH如下:

盐溶液
NaCI
Na2CO3
BaCl2
pH
等于7
大于7
等于7


【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共同完成,并回答所给问题: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称取上述氢氧化钠固体样品8.0g溶于50ml,水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至过量,充分反应后,静置。
产生白色沉淀
说明久置固体中,一定含有 (填化学式)。
②用玻璃棒蘸取少量①中充分反应后的上层清液滴在一小块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测出pH
pH=11
说明久置固体中,还一定含有 (填化学式)。


上述步骤①中,所用称量仪器的名称是 ,滴加过量BaCl2溶液的目的是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说明上述猜想中 是正确的。
【反思】久置的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表达与交流】在实验室里氢氧化钠需要密封保存。药品密封保存的原因很多,请你写出浓盐酸需要密封保存的原因

某食品包装袋内有一个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
(1)生石灰可作干燥剂的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对此干燥剂作了一系列探究,其实验方案如下,请你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问题与猜想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问题1:小纸袋中的物质能否继续作干燥剂?
取适量小纸袋中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水,触摸杯壁。

_____________

不能作干燥剂
问题2:猜想变质后的物质可能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变质后固体中有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