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金融时报》:“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 A.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讲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
| B.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三个代表理论的提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
| 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确立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 |
| D.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
有人认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实质上是议会的变革,“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革命只是改变了国家政权的形式,但其本质没有改变 |
| B.革命前后国王的地位未发生变化,只是议会的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 |
| C.革命之后国王和议会共同执掌国家大权,两者的权力是平等的 |
| D.革命前后国王和议会的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国王权力的来源已不再是神授而是议会了 |
下列关于英国责任内阁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负责 | B.责任内阁制诞生在“光荣革命”前 |
| C.内阁全体成员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 D.首相和内阁必须从多数党中产生 |
罗马帝国建立者屋大维的顾问叫苦不迭:“麻烦就在于人口众多,管理事务繁杂……,所以统治起来困难至极”。下列哪一法律体系有效解决了这一困难()
| A.习惯法 | B.公民法 | C.万民法 | D.自然法 |
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提出“天赋人权”“权利平等”口号的理论基础是
| A.罗马法 | B.不列颠法 | C.美国1787年宪法 | D.欧洲大陆法 |
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是()
| A.《十二铜表法》制定 | B.罗马公民法的制定 |
| C.罗马万民法的形成 | D.查士丁尼法大全的编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