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为验证氧化性Cl2 > Fe3+ > SO2,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过程:
Ⅰ.打开弹簧夹K1~K4,通入一段时间N2,再将T型导管插入B中, 继续通入N2,然后关闭K1、K3、K4
Ⅱ.打开活塞a,滴加一定量的浓盐酸,加热A。
Ⅲ.当B中溶液变黄时,停止加热,夹紧K2
Ⅳ.打开活塞b,使约2mL的溶液流入D试管中,并检验其中的离子。
Ⅴ.打开K3和活塞c,加入70%的硫酸,一段时间后夹紧K3
Ⅵ.更新试管D,重复过程Ⅳ。
(1)过程Ⅰ的目的是                           
(2)棉花中浸润的溶液为                        
(3)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能说明氧化性Fe3+ > SO2的离子方程式是                               
(5)过程Ⅵ,检验B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的操作是                         
(6)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完成了上述实验,他们的检测结果不能够证明氧化性Cl2 > Fe3+ > SO2的是      (填“甲”“乙”“丙”),请用必要的文字说明理由            

 
 过程Ⅳ  B溶液中含有的离子
过程Ⅵ  B溶液中含有的离子

有Fe3+无Fe2+   
有 Fe2+

  既有Fe3+又有Fe2+
有SO42-

有Fe3+无Fe2+   
           有SO42-

(7)进行实验过程Ⅴ时,B中溶液颜色由黄色逐渐变为红棕色,停止通气,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变为浅绿色。
查阅资料: Fe2+(aq)+ SO32- (aq)  FeSO3(s)(墨绿色)提出假设:FeCl3与 SO2的反应经历了中间产物FeSO3,溶液的红棕色是FeSO3(墨绿色)与FeCl3(黄色)的混合色。
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证实该假设成立:

① 溶液E和F分别为          (写化学式)。
②请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步骤3中红棕色溶液颜色变为浅绿色的原因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学生设计了三个实验方案,用以检验淀粉的水解情况。
⑴方案甲:淀粉液水解液中和液溶液变蓝
结论:淀粉没有水解
⑵方案乙:淀粉液水解液无红色沉淀
结论:淀粉没有水解
⑶方案甲:淀粉液水解液中和液有红色沉淀
结论:淀粉已水解
以上三种方案的设计及结论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简述理由。

实验室里用一般的气体发生装置来制备Cl2,反应物即使在停止加热后反应还会继续一段时间,当要收集多瓶Cl2时,常有较多的Cl2逸散到空气中去,为了避免Cl2的逸散,并对多余的Cl2随时取用,有人设计了如下图的甲装置来制取Cl2

(1)设计甲装置是依据了(填已学某仪器名称)的原理。甲中装置
(填能或不能)用乙装置来代替。
(2)甲中Ⅱ中盛有的液体是,该装置可看作是一个(填某仪器名称),简述其主要原理:

实验室里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纯净的无水CuCl2。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B处盛有饱和食盐水(或水),其作用是
(3)C处盛放的试剂__________(填名称),其作用是
(4)E处盛有___________(填名称),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5)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__________处酒精灯。

“碘钟”实验中,3I+S2O82=I3+2SO42的反应速率可以用I3与加入的淀粉溶液显蓝色的时间t来度量,t越小,反应速率越大。某探究性学习小组在20℃进行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c(I)/mol·L
0.040
0.080
0.080
0.160
0.120
c(SO42)/mol·L
0.040
0.040
0.080
0.020
0.040
t /s
88.0
44.0
22.0
44.0
t2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目的是
(2)显色时间t2
(3)温度对该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影响符合一般规律,若在40℃下进行编号③对应浓度的实验,显色时间t2的范围为(填字母)
A <22.0sB22.0~44.0sC>44.0sD数据不足,无法判断
(4)通过分析比较上表数据,得到的结论是

化学活动课上,三组学生分别用图示甲、乙两装置探究“NaHCO3和Na2CO3与稀盐酸的反应”,按表中的试剂用量,在相同条件下,将两个气球中的固体粉末同时倒入试管中(装置的气密性已检查)。

请回答:
(1) 各组反应开始时,装置中的气球体积先变大,该装置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2)当试管中不再有气体生成时,三组实验出现不同现象,填写下表的空格。



试剂用量
实验现象
(气球体积变化)
分析原因


0.42 g NaHCO3;0.53g Na2CO3;3mL4 mol·L-1盐酸
甲中气球与乙中气球的体积相等
甲、乙盐酸均过量,n(NaHCO3)=n(Na2CO3),ν甲(CO2)=ν乙(CO2)


0.3 g NaHCO3;0.3 g Na2CO3;3mL4 mol·L-1盐酸
甲中气球比乙中气球的体积大



0.6 g NaHCO3;0.6 g Na2CO3;3mL 2mol·L-1盐酸
甲中气球比乙中气球的体积大

片刻后,乙中气球又缩小,甲中气球的体积基本不变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