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能证明SO2存在的是( )
①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②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③能使湿润的品红试纸褪色 ④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沉淀溶于稀盐酸 ⑤通入氯水能使氯水褪色,再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A.都不能证明 | B.③④⑤能证明 |
C.③⑤能证明 | D.只有⑤能证明 |
以下反应最符合绿色化学原子经济性要求的是
A.乙烯聚合为聚乙烯高分子材料 |
B.甲烷与氯气制备一氯甲烷 |
C.以铜和浓硝酸为原料生产硝酸铜 |
D.用SiO2制备高纯硅 |
用下图表示的一些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X |
Y |
Z |
|
A. |
铜 |
ds区元素 |
过渡元素 |
B. |
明矾 |
盐 |
化合物 |
C. |
胶体 |
分散系 |
混合物 |
D. |
氧化钠 |
金属氧化物 |
碱性氧化物 |
某混合溶液中,一定含有Cl-、Br-、I-,可能含有的离子如下表所示。
可能大量含有的阳离子 |
H+、Ag+、Mg2+、Al3+、NH4+、Fe3+ |
可能大量含有的阴离子 |
CO32-、AlO2-、NO3- |
为探究其成分,进行了以下实验:
探究一:取10mL该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n)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V)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探究二:取1L该混合溶液,向该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l2,溶液中Cl-、Br-、I-的物质的量与通入Cl2的体积(标准状况)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Cl2的体积(标准状况) |
5.6L |
11.2L |
22.4L |
n(Cl-) |
2.5mol |
3.0mol |
4.0mol |
n(Br-) |
3.0mol |
2.8mol |
1.8mol |
n(I-) |
X mol |
0 |
0 |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X=0.3
B.溶液中n(Cl-): n(Br-):n(I-)=10:15:4
C.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1.45mol·L-1
D.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共有六种
已知CoxNi(1-x)Fe2O4(其中Co、Ni均为+2价)可用作H2O2分解的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通常由两种不同方法制得。右图为二种方法制得的催化剂,在10℃时催化分解6%的H2O2溶液的相对初始速率随x变化的曲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催化剂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
B.Co、Ni、Fe均为ⅧB族元素 |
C.由图中信息可知,Co2+、Ni2+两种离子中催化效果较好的是Co2+ |
D.由图中信息可知,微波水热法制取的催化剂活性更高 |
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图中五点的KW间的关系为:B>C>A=D=E |
B.若从A点到D点,可采用:恒温条件下,在水中加入少量的醋酸,提高溶液酸性 |
C.若从A点到C点,可采用:恒温条件下,在水中加入少量的醋酸铵,促进水的电离 |
D.100℃时,将pH=2的硫酸与0.01mol·L-1的K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c(H+)=c(OH-)=10-6mol·L-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