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每空1分,共8分)
下图为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示例:[1]细胞膜):

(1)该图表示          细胞(填“动物”或“植物”)。
(2)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          
(3)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是[ ]          ,细胞内的“蛋白质生产机器”是[ ]          
(4)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是          
(5)细胞核内行使遗传功能的重要结构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脑的高级功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每空1分,共6分)下图为某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回答:

(1)结构A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结构G可对来自结构C的蛋白质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构F为________________,可参与相邻细胞之间的物质运输和________________。
(4)结构M和N的形成过程,说明了生物膜的________________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15分)下图表示“华恢1号”抗虫水稻主要培育流程,据图回答:

(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作用特点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并使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键断开。其作用结果是产生末端或末端。
(2)杀虫基因通过①~④,最终在宿主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叫做
(3)组建理想的载体需要对天然的质粒进行改造。下图是天然土壤农杆菌Ti质粒结构示意图(示部分基因及部分限制酶作用位点),据图分析:

①人工改造质粒时,要使抗虫基因能成功表达,还应插入
②人工改造质粒时,用限制酶Ⅰ处理,其目的是:
第一,去除和破坏质粒上的(基因),保证T-DNA进入水稻细胞后不会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第二,使质粒带有单一限制酶作用位点,有利于
第三,使质粒大小合适,可以提高转化效率等。
③若用限制酶Ⅱ分别切割经过②过程改造的理想质粒和带有抗虫基因的DNA分子,并构成重组Ti质粒。分别在含四环素或卡那霉素的培养基培养已成功导入抗虫基因的水稻胚细胞,观察到的细胞生长情况是

(15分)乙醇等“绿色能源”的开发备受世界关注。利用玉米秸秆生产燃料酒精的大致流程为:

(1)玉米秸秆预处理后,因该选用_______酶进行水解,使之转化为发酵所需的葡萄糖。
(2)从以下哪些微生物中可以提取上述酶?________(多选)
A酿制果醋的醋酸菌 B生长在腐木上的霉菌
C生长在落叶堆中的蘑菇 D寄生在人体中的大肠杆菌
E反刍动物瘤胃中生存的某些微生物
(3)若从土壤中分离生产这种酶的微生物,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应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
(4)为了尽快观察到微生物培养的实验结果,应将接种了土壤样品的平板置于______中培养,将其温度设定在37℃。要使该实验所得结果可靠,还应该同时在另一平板上接种______作为对照进行实验。
(5)培养20小时后,观察到平板上有形态和颜色不同的菌落,这说明土壤样品中有_____种微生物。此培养基属于_______(按物理形态分)。
(6)发酵阶段需要的菌种是_________,生产酒精时要控制的必要条件是________。

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网)可表示为, A每增加lkg的体重,至少需要kgC。正常情况下,通过调节机制可以实现A、B、C的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2)碳循环的平衡是由于的速率相同(用图中数字序号表示),而导致这一平衡被打破的主要原因是
(3)若图中数字序号表示能量的流动途径,则分解者从次级消费者粪便中所获能量属于(序号)所示。

Y形迷宫(见图a)内有红灯和电刺激装置,当分别按下各臂按钮时,相应臂的红灯就会亮起来,此时该臂不通电成为安全区,另外两臂及中央交界区均在短时间后通电成为电刺激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白鼠在遭受电刺激后迅速逃向安全区,该逃避反应通过神经调节完成,其基本方式是。反射弧中,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单向/双向)传导。
(2)研究发现小白鼠在连续受多次电刺激后,其反应强度随电刺激的重复出现而减弱。已知其关键因素在于突触的信息传递,即突触后膜电位变化与突触前膜释放递质的量有关。据此推断上述小白鼠反应减弱现象的原因是
(3)在某溶液中维持正常活性的离体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膜内外电位分布情况是,受到适宜刺激后产生的局部电流在膜外的方向是
(4)受刺激部位的膜内钠离子含量变化趋势如图b中曲线所示,曲线上升的原因是,该实验中某溶液(能/不能)用适当浓度的KCI溶液代替。
若适当增加溶液中的钠离子浓度,动作电位峰值将,静息电位大小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