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对科举制度进行改革,规定学问和品行最优者,可以不经科举考试直接出任官职。这说明他( )
| A.看到了科举制的弊端 | B.反映了私人办学的发展 |
| C.产生了反对科举制的思想 | D.认为地方教育大有提高 |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的经济基础是
| A.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自然经济开始逐步解体 |
| B.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
| C.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
| D.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 |
下列关于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和风气演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舶来的近代西方文明使中西文化碰撞、交汇,是近代中国社会习俗、风气演变的重要原因
②近代西方文明的传播,冲击了中国传统文化,使社会生活习俗趋向西化,对中国社会进步起着重要作用,对此应完全肯定
| A.①正确,②正确 | B.①②都不正确 |
| C.①正确,②不正确 | D.①不正确,②正确 |
20世纪30年代,中山装的造型被赋予了革命及建国的含义,其中袖口的三颗扣子
代表 ()
| A.三民主义 | B.三省吾身 | C.三权分立 | D.三次革命 |
有报纸载文感叹:“我数千年历史之蚕桑事,不沦亡于敌伪铁蹄之下,而消灭于……官僚资本之压迫榨取也!吾民何辜,惟此浩劫!”此种状况出现于()
| A.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 B.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 |
| C.抗日战争时期 | D.抗日战争胜利以后 |
著名学者费正清在他所著的《美国与中国》中提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为什么1911年的革命不能建立西方式的新中国呢?”这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你认为其中的根本原因是 ()
| A.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 | B.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
| C.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 D.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