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映出当时( )
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 | B.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 |
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 | D.皇帝个人独裁,官员唯命是从 |
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曾就西安事变结束时的局势发表评论说:“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含义是指
A.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 |
B.蒋介石获释并重新执掌军政大权 |
C.国共两党由分裂对峙开始走向合作抗日 |
D.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
蒋介石在日记中说:“吾愿死于青天白日之旗下,吾为国民革命而死,吾为三民主义而死,也即为共产主义而死也。”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蒋介石撰写上述日记的时间应该在
A.1926年前后 | B.1937年前后 | C.1945年前后 | D.1949年前后 |
“中国人民一切困苦之总原因,在帝国主义者之侵略及其工具卖国军阀之暴虐国。中国人民之唯一的需要,在建设一人民的统一政府;而过去数年间之经验,已证明帝国主义者及卖国军阀,实为和平统一之障碍,为革命势力之仇敌。”以下反映的事件符合该认识的是
A.中国近代第一次完全意义的资产阶级革命 |
B.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 |
C.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 |
D.在革命统一战线的基础上兴起了中国近代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 |
列宁曾高度评价了孙中山及其革命的卓越贡献,并认为孙中山领导的这场革命“正在破坏欧洲资产阶级的统治”。列宁的这一看法肯定了
A.革命派从此登上中国政治舞台 | B.孙中山防止了社会的贫富分化 |
C.孙中山为救国救民而不懈努力 | D.辛亥革命打击了列强在华势力 |
该图是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后所设计的服装。此后几十年,它大为流行,成为中国男子喜欢的标准服装。当时中山装大为流行的原因不包括
A.它广泛吸收了欧美服饰的优点 |
B.孙中山个人崇高的政治威望 |
C.它表达了国人对民主共和的崇尚 |
D.它让人“见其服而知贵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