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某兴趣小组同学做的3个小实验。根据实验内容回答下列问题(仪器的固定装置已经省略)。
(1)若甲中为二氧化锰,连接甲乙装置,______________(填开关“K1”和“K2”的操作),从分液漏斗向甲中加入适量双氧水,该实验可以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甲中为水,丙中为红色溶液,连接甲丙,打开K1,关闭K2,从分液漏斗向甲中加入某药品后,丙中只看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写出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若甲中为二氧化碳(K1、K2关闭),连接甲丁,从分液漏斗向甲中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一段时间后,打开K1,整个实验过程中甲中观察到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下图的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盛放在燃烧匙内的物质可用_______。过量的目的是
(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同时水进入广口瓶,水的体积约占广口瓶容积的_____________。
(3)如果发现水流入集气瓶的体积不足五分之一,这可能是由哪几种原因引起的?(至少写出两种)
(4)图Ⅰ实验除了可以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1/5的结论外,还可以得出有关氮气性质的哪些结论
图中A是高粱、玉米和薯类等经过发酵、蒸馏得到的一种可再生能源,现已在汽油中加入一定量的A,可节省石油资源,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G是常见白色难溶盐。(1)物质A俗称;物质E的化学式是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3)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反应④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4)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
小明和小艳在实验室配制石灰水时,小明同学将两药匙熟石灰样品放入小烧杯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充分搅拌后发现烧杯底部仍有不溶性的固体,于是他认为熟石灰样品已经变质。小艳同学不同意他的判断,你认为小艳同学的理由是。同学们针对该熟石灰样品的成分展开了讨论,请你参与讨论并完成实验报告。
【提出问题】 熟石灰样品的主要充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 甲同学猜想是Ca(OH)2;
乙同学猜想是CaCO3
你认为是。
【实验与结论】 请你通过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的熟石灰样品于烧杯中,加适量的水充分溶解后过滤。 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溶液; 向滤出固体中加入适量溶液。 |
; 。 |
猜想正确 |
【拓展与应用】小组同学反思了熟石灰变质的原因,认识到实验室应保存熟石灰。
某校九(5)班学生进行一系列的实验,请结合下图帮助他们解决以下问题:
A B C D E F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
(2)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编号),
写出该反应化学方程式。
(3)用B、D装置可制取某种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4)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常选用装置B或装置C,C与B相比较,其优点是,选用的收集装置为(填字母编号)。
(5)甲同学查阅资料知: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能挥发出氯化氢。
①用浓盐酸和大理石在B装置中反应,制取CO2并检验其有关性质时观察到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对这一变化的合理解释是 (填序号)。
A.产生的CO2直接使石蕊试液变红
B.产生的CO2与水反应生成H2CO3使石蕊试液变红
C.挥发出的氯化氢溶于水使石蕊试液变红
②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没有变浑浊,其原因是 。
(6)乙同学检查装置C气密性的操作和现象是:先用夹子夹住导气管中的橡皮管,再向长颈漏斗中加入水至形成一段水柱,静置,若观察到 ,说明气密性良好。
(7)丙同学用右图所示装置完成一系列的实验。用实验装置的序号回答下列问题(装置可重复使用,尾气处理装置未给出)。
资料: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氢氧化钠溶液能较多地吸收二氧化碳气体。白色的硫酸铜粉末遇水立即反应生成蓝色。
①实验室用仪器A、B可组合成制取氧气的反应装置,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检验CO中混有的CO2的装置是 ,除去CO中较多的CO2,最好选装置 。
③水煤气含有CO、H2、CO2、H2O。证明水煤气中含有CO和H2的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是 。
某化工厂排放的废液中含有大量的硫酸锌和硫酸铜,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了一个方案,用来回收金属铜并得到硫酸锌晶体,主要过程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中分离物质的方法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固体A的成分是。
(3)步骤③中加入的B物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