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刊”的《半月谈》,是一本“以谈取胜”,“代表官方.不打官腔”,一头担着中央精神,一头担着百姓愿望的优秀刊物。该刊在扉页上公布新华网网址,辟出《热点声音》专栏,欢迎广大网民对社会热点问题谈自己的看法。下面是几位网民的留言:
留言一: “如果有房没人住,有人没房住,老百姓就觉得 GDP 增长跟自己没什么关系。因此,与老百姓实惠挂钩的 GDP 增长才是能够持久的增长”。
留言二: “网络管理方面,政府已出台很多制度.政策,但哪一个真正落实了?”
留言三: “民众有权利问(政府)这样的问题:你是怎么花我们钱的,这些钱都是为我们花的吗?”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广大网民上网留言质问,批评政府的依据是什么?
(2)假如你也想登陆该网站留言,你会注意哪些问题?
(12分)曾几何时,手机还是时尚的一种象征。今天,它已经成为甚至中小学生都拥有的普通的通讯工具。1990年,中国手机用户仅有18万户,截至2009年12月,中国手机用户已突破7亿户。面对这一巨大市场,投资商、制造商、销售商也蜂拥而上,我国出现了巨大的手机供应市场。手机经销商为争夺市场,大打价格战,使手机售价大幅下滑,我们熟悉的同种品牌的手机从几千元的价格降到了几百元。
(1)手机价格下降的原因是什么?(6分)
(2)手机生产企业应该怎么做,才能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6分)
针对2009年下半年以来的国内主要城市房价疯狂上涨的趋势,我国政府于2010年4月出台了调控房地产价格“国十条”措施。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我国政府实施的房地产调控措施,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材料一:
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反映一定时期内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情况。
材料二:2008年9月,美国次级债务危机最终演变为一场来势汹涌的金融危机,并迅速波及到整个世界,全球经济随之急速下滑,人们的消费信心也遭受重挫。
材料三:近10年来,广东省GDP总量一直稳居全国第一,但居民工资增幅却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居民收入的增长明显滞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2008年,广东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732.8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399.77元,农村消费量只有城市消费量的31%左右;人均GDP最高的珠三角和最低的粤东的比例是4.1:1。
材料四:2009年2月,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经济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8.5%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为此,要积极扩大消费需求,逐步完善促进就业、工资正常增长、强农惠农、社会保障等机制。
借鉴广东的经验教训,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从消费角度为我省经济发展提出几条建议。
材料一:2008年我国企业景气和企业家信心指数注: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我国GDP增长9%,同比回落2个多百分点。
材料二:在全球金融风暴的冲击下,广东去年有不少中小企业因遭遇资金缺乏、出口回落、订单减少、成本上涨以及效益下滑等问题而关闭。据广东省各市中小企业主管部门统计,2008年1一10月关闭、停产和外迁企业共15661家。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回答:
(l)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10)针对材料二所反映问题,请你从企业经营角度提一些合理化建议。
近年来,各级法院受理的行政诉讼案件每年多达数万起。“民告官”主要集中在房屋拆迁、土地征用、企业改制、公安执法等方面。老百姓的申诉率也在不断提高。
根据材料回答:
(1)上述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2)为什么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3)我国政府应如何做到依法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