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奴制改革以后,亚历山大二世对上层建筑进行了改革,主要内容是( )
①参照西欧模式进行司法机关的改革 ②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 ③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系 ④设立银行,鼓励私人投资近代工业
| A.②④ | B.①③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对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十年(1956—1966)历史的最恰当评价是
| A.我国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
| B.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亚性发展 |
| C.生产关系不断调整、社会主义生产力充分发展 |
| D.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了挫折,也取得了成就 |
“奇唱歌来怪唱歌,养个肥猪千斤还有多。脑壳谷箩大,宰了一个当三个。三尺锅子煮不下,六尺锅子煮半个。”这首歌谣体现的时期是
| A.土地改革 | B.农业合作化 |
| C.“大跃进” | D.“文化大革命” |
下图所示是民图九年的一则报纸广告。作为直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
| A.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
| B.实业救国思潮的出现 |
| C.工人阶级的诞生 |
| 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关予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发展状况中记到“民国7年增加资本为五百万元”,如果按照要际通行的公历纪年法,“民国7年”应当为
A.1916年 B.1917年 C,1918年 D.1919年
一战期间,我国民族工业进入了迅速发展阶段,被史学家称为“短暂的春天”。以天津为例,在工商部注册资产过万元以上的企业有数十家,其中面粉、纺织、化工生产水平居金国前列。我国民族工业在这期间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民族工业中工人的辛勤劳动 |
| B.欧洲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
| C.各种实业团体广泛建立 |
| 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