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一物质结构与性质]已知A、B、R、D都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元素基态原子第I电离比B元素基态原子的第I电离能大,B的基态原子的L层、R基态原子的M层均有2个单电子,D属于VIII族原子序数最小的元素。
(1)写出基态D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
(2)已知高纯度R在现代信息技术与新能源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工业上生产高纯度R过程如下:

写出③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RHCl3的沸点是31.5℃,则该物质的晶体类型是____________,中心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为_________,该物质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_。
(3)A的第I电离能比B的第I电离能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A、B两元素与R形成的共价键中,极性较强的是_________。A、B两元素间能形成多种二元化合物,其中与A3-互为等电子体的物质化学式为___________
短周期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元素特征信息如下表:
| 元素编号 |
元素特征信息 |
| A |
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差为2 |
| B |
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 |
| C |
1molC单质能与冷水反应,在标准状况下生成11.2LH2 |
| D |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周期序数 |
| E |
负二价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Ar原子相同 |
(1)E的简单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
(2) D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________________;
(3)B和C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为____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4)元素非金属性强弱比较有很多方法,其中B和E的非金属性强弱的研究方案中不可行的是_______(填序号);
a.比较两种单质的颜色
b.比较氢化物的稳定性
c.依据两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d.依据两元素单质在自然界中的存在状态
(5)C和E形成的化合物是,所含的化学键的类型为 。
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和乙形成的气态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乙位于第VA族,甲和丙同主族,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等。 填空:
⑴ 四种元素分别是(填元素名称):甲乙丙丁
⑵ 乙、丙、丁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填元素符号)
⑶写出乙、丙、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
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 铝和氢氧化钾溶液反应___;
(2) 硫酸铝和氨水的反应________;
(3)二氧化硅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____;
现有含NH4+、H+、Al3+、Mg2+、Cl-的溶液100mL,往其中逐滴加入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并不断搅拌,所得沉淀质量与所加氢氧化钠溶液体积的关系如下图,其中OA段无气体产生,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过程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OA段:;
CD段:;
(2)氢氧化镁沉淀的质量m[Mg(OH)2] = g。
(3)a = ;b = 。
(4)原溶液中c(NH4+) = ;c(Cl-) = 。
A、B、C、D、E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C原子的M层电子数与L层电子数相差7;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A、B、C三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B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周期族;元素D简单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2)元素C、D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用离子符号表示)。
(3)元素B可形成离子BH3-,下列与其具有相同电子数和质子数的微粒是。
A.NH4+ B.OH- C.F- D.HS-
(4)元素A、C组成化合物甲CA,甲能与水反应产生一种强碱和一种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A元素有aA、a+1A、a+2A三种同位素,E元素有eE、e+2E两种同位素,二者所形成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