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材料这样表述:“(宋真宗时)经济发展很快,国库充实,但具体数字只有三司使知道。真宗多次想打听虚实,宰相李沆担心真宗知道了库藏量而随便花销,始终不肯让三司使提供具体数字。李沆还经常将各地的水旱灾情和‘盗贼’情况报告真宗,以使天子了解民间疾苦”。下列根据此段材料得出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宋代皇权加强,相权削弱 | B.真宗皇帝的权力受到限制 |
| C.李沆是个节俭宰相 | D.李沆是个关心民间疾苦的宰相 |
读‘旧本递交投降书图”。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有( ) 
① 中国战场拖住日本总兵力的 2 乃以上
② 中国人民共歼灭日军 150 多万,占其死伤人数的70%
③ 美国宣布为援助被侵略国家制定的 《 租借法案 》 适用于中国
④ 苏联出兵击败日本关东军
| A.①②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日本侵略者对中国沦陷区的经济发展总方针是 ( )
| A.实现“共存共荣”“经济提携” | B.满足不断扩大的侵略战争的需要 |
| C.变沦陷区经济为日本垄断资本的附庸 | D.断绝国民政府的财政来源 |
日本右翼团体主持编写的 《 新编历史教科书 》 中声称:“日本希望和平解决‘中日间战争’,从 1938 一 1941 年间多次通过各种渠道向中方提出和平方案,但都没有成功。”当时的事实真相应该是
| A.日本发动豫湘桂战役,妄图打通大陆交通线 |
| B.日本“速战速决”诸计划破产,被迫改变对华方针 |
| C.日本建立伪满洲国,妄图转移国际视线 |
| D.百团大战后,日本希望同中国政府和平谈判 |
右图中周恩来题词所说的“奇冤”指的是( ) 
| A.“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 B.卢沟桥事变 |
| C.南京大屠杀 | D.皖南事变 |
百团大战是中共领导的一场破袭战,发生在 ( )
| A.1938 年 10 月 | B.1940 年春 |
| C.1940 年下半年 | D.1944 年大反攻前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