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图所示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铜是阳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
B.铜片质量逐渐减少 |
C.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
D.铜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 |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 |
现象 |
解释或结论 |
|
A |
将等体积的CH4和Cl2装入硬质大试管混合后,再将试管倒置于饱和食盐水中,在漫射光的照射下充分反应 |
试管内气体颜色逐渐变浅,试管内壁出现油状液滴 |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了取代反应 |
B |
向盛有溴水的两试管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乙烯和苯 |
两试管中的水层都逐渐褪色 |
乙烯和苯都与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 |
C |
向盛有少量无水乙醇的试管中,加入一小块新切的、用滤纸擦干表面煤油的金属钠 |
钠浮在无水乙醇表面,反应比钠在水中更剧烈 |
乙醇结构中羟基氢的活性比水中的强 |
D |
取1mL 20%的蔗糖溶液,加入3~5滴稀硫酸。水浴加热5min后取少量溶液,直接加入少量新制Cu(OH)2,加热4min |
未产生砖红色沉淀 |
蔗糖不能水解生成葡萄糖 |
50℃时,下列各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在稀硫酸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固体,溶液导电性增强 |
B.饱和碳酸钠溶液中:c(Na+) = 2c(CO32-) |
C.饱和食盐水中:c(Na+) + c(OH-) = c(Cl-) + c(H+) |
D.pH=12的NaOH溶液中:c(OH-) =1.0×10-2 mol·L-1 |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稀硫酸中加入铜粉:Cu + 2H+ = Cu2+ + H2↑ |
B.用FeCl3溶液刻蚀铜制印刷电路板:Cu + Fe3+ = Cu2+ + Fe2+ |
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过量CO2:CO2 + 2OH-= CO32-+ H2O |
D.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 + 3NH3·H2O = Al(OH)3↓+3NH4+ |
下列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A.实验Ⅰ:振荡后静止,上层溶液颜色保持不变 |
B.实验Ⅱ:酸性KMnO4溶液中出现气泡,但颜色无变化 |
C.实验Ⅲ:微热稀HNO3片刻,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广口瓶内始终保持无色 |
D.实验Ⅳ:煮沸溶液至红褐色,停止加热,光束通过体系时产生丁达尔效应 |
在298K、100kPa时,已知:2H2O(g)=O2(g)+2H2(g)△H1
Cl2(g)+H2(g)=2HCl(g)△H2
2Cl2(g)+2H2O(g)=4HCl(g)+O2(g)△H3
则△H3与△H1和△H2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H3=△H1+2△H2 | B.△H3=△H1+△H2 |
C.△H3=△H1-2△H2 | D.△H3=△H1-△H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