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革命赢得独立】
读图,回答问题
 
(1)美国国旗中13道条纹代表最初北美13块殖民地,请问当时在这13块殖民地上的殖民者是哪个国家?
(2)自由女神像是美国的象征,她一手高举火炬,一手紧握一本书。这本书是哪部文献?它所表达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3)你认为美国今天的所作所为,是否遵循了这部文献的基本思想?试举一例说明。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冷战后美国的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各阶层积极探求救国救民之路,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艰难
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4分)
材料一 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
—— 罗荣渠 《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 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
材料三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
——洪向华主编 《复兴之路》
(1)材料一提到的“自强运动”指什么历史事件?清政府寻求“御侮自强”之术的口号是什么?该事件的代表人物有哪些?(举2例,2分)都属于什么派别?
(2)材料二中的“革命”是指哪一重大事件?该次革命是由谁领导的?中华民国哪一年成立的?“革命成功“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三个兔子”因高举哪两面大旗而闻名?为此掀起了哪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4)以上三则材料都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的一个重要发展历程,请你为此历程写一个主题。

下面三幅图片分别对应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三次侵华战争,请仔细观察三幅图片,回答问题:(共13分)

(1)图一反映的是哪次战争?这次战争签订了什么条约,对中国的社会性质有何影响?其中哪一条款体现了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2)图二反映的是哪次战争?这次战争签订了什么条约,对中国的社会性质有何影响?其中哪一条款有利于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
(3)图三反映的是哪次战争?这次战争签订了什么条约,对中国的社会性质有何影响?其中哪一条款使清政府最终成为“洋人的朝廷”?
(4)从以上战争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先进中国人不断寻找救国道路,进行艰难曲折的近代化探索。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史学界普遍认为,在1919年以前,中国近代化历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全面启动,逐步深入展开。请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中国近代化历程
主要特点
相关重大事件
第一阶段
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

第二阶段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第三阶段
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2)以下是与中国近代化探索相关的图文材料,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____

A.②③④① B.①②④③ C.①③②④ D.④②①③
(3)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探究。同学们绘制了四次运动的思想主张变化的简单示意图,请你帮助他们完成未填部分的内容。
自强、求富——____________一—三民主义——___________
(4)从这些运动中,你得到哪些启示?(言之有理即可)(3分)

孔子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获得世界人民的敬重。2011年1月11日,一座总高为9.5米的孔子青铜雕像在北京国家博物馆北广场落成。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

——摘自蔡志忠《孔子说,仁者的叮咛》
材料二: 孔子的政治活动失败了,而孔子的教育事业却留下一个绝大的影响。
——摘自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三:

材料四: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
——郭沫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思想的核心 。材料二中孔子对教育事业留下了什么“绝大的影响”(2分)
(2)请你将材料三中的人物填写在相应的括号里
顺其自然——()以法治国——()
民贵君轻——()兼爱非攻——()
(3)小明在学习了春秋战国的历史后,和学习小组的同学们一起进行了积极的探究。
①学习小组总结了如下的知识结构:

据此,材料四认为春秋战国在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据此请你替小明填出空格处所缺内容。请你根据小明和同学们的探究说明这种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②小明认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头绪纷杂,人物众多,学习起来难度比较大。请你帮助小明概括一下春秋战国时期显著的时代特征是什么?

改革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根据以下材料,回忆所学内容,完成问题。
材料一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材料二任何一场改革都会涉及经济社会关系的组合和各阶层利益的调整,因此,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和旧观念的抵抗……商鞅坚持公开颁行的法令,对于违反新法的,坚决依法给予处罚……将新法进行到底,取得了重大胜利。
(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变法得到了谁的支持?
(2)某班举行了儒家、道家、法家“谏秦王”的历史剧表演,你认为商君会支持哪一学派?
(3)材料二中提到商鞅变法受到旧贵族的反对,最主要是因为他在变法中推行什么措施?
他的变法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措施是什么?
(4)根据材料内容判断商鞅变法的性质是什么?指出最能体现变法性质的措施?(2分)
(5)商鞅后来被车裂而死,那么他变法的目的达到了没有。请说明理由。
(6)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的知识,你认为改革者必须具备怎样的精神品质?(2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