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侯赏从亡者
晋侯①赏从亡者,介之推②不言禄;禄亦弗及。
推曰:“献公③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④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
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⑤?”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是乎?与汝偕隐。”遂隐而死。
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⑥为之田⑦。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选自《左传》
【注释】①晋侯:指晋文公,即重耳。他逃亡在外,在秦国的帮助下回晋继承君位。②介之推:晋文公臣子,曾割自己腿上的肉以食文公。③献公:重耳之父晋献公。④二三子:指跟随文公逃亡的人。子是对人的美称。⑤怼(dui):怨恨。⑥绵上:地名,在今山西介休县南、沁源县西北的介山之下。⑦田:祭田。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
①侯赏从亡者( ) ②能如是乎( ) ③以志吾过( )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 细读选文,你觉得介之推是一个怎样的人?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找出文中的一个通假字:通
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
俨然()咸()乃 ()延()下面句子读法正确的一项是()
A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B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翻译“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力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前有大梅林乘此得及前源翻译句子
(1)前有大梅林,饶子()(2)乘此得及前源()
士卒闻之,口皆出水。如果用一成语做标题,这个标题是________________。短文表现了魏武帝曹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征。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2)撒盐空中差可拟()
(3)俄而雪骤()(4)与儿女讲论文义()翻译下面的句子。
未若柳絮因风起。在这篇小短文里,作者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请谈谈你的观点,并用文中的几个关键词来表明这一观点。
兄妹两人的比喻哪一个更好呢?请亮出你的观点,并说说你的理由。
琢 冰
【清】唐 甄
昔京师有琢冰为人物之形者,被以衣裳,缀以丹碧,神色如生,形制如真。京师天寒,置之堂背,逾日不变;变则修饰之。往观者日数百人皆叹其巧惊其神。
一日,语众曰:“孰能与我三斗粟,吾授之以吾技。”人无应者。乃问之曰:“子之技诚巧矣。子何不范金①琢玉,为夏、殷、周、汉之器,可以宝②而不坏?今乃琢冰为玩物,其形虽有,不日而化矣!吾甚惜事之技巧而非真③,心劳而无用,可以娱目前而不可以传之远也。”(选自《潜书》)
【注释】①范金:把金属浇在模子里。范:模子,用作动词。②宝:珍藏。③真:实际。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限断两处)
往 观 者 日 数 百 人 皆 叹 其 巧 惊 其 神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被以衣裳②语众曰
③置之堂背④为夏、殷、周、汉之器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单横线句子的意思。
孰能与我三斗粟,吾授之以吾技。 文中有人认为琢冰者这种技艺“心劳而无用”,你赞成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有仙则名②斯是陋室
③可以调素琴④无案牍之劳形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作者写自己的陋室,为什么还要提及“诸葛庐”“子云亭”?请谈谈你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