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风俗志》记载了某一时期江苏宜兴地区民间婚礼:“新郎高冠峨峨履声,在前面视之,固俨然一新人物也,讵知背后豚尾(注:即长辫)犹在,红绿辫线,坠落及地。又有所谓陪宾者,新郎之护卫也,多亲友任之,通常四人。此四人中,有西服者,有便服者,有仍服满清礼服者,形形色色,无奇不有。”这一时期最有可能是( )
A.清朝末年 | B.20世纪40年代 | C.民国初年 | D.20世纪50年代 |
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说:“各时代的统一性是如此紧密,古今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对现实的曲解必定源于对历史的无知;而对现实一无所知的人,要了解历史也必定是徒劳无功的。”布洛赫在此强调的是
A.鉴往知来 | B.以古讽今 |
C.厚今薄古 | D.贯通古今 |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写道,研究世界历史“就如一位栖身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上对我们所在的星球进行考察时形成的观点,因而与居住在伦敦或巴黎、北京和新德里的观察者的观点迥然不同”。斯塔夫里阿诺斯此处所强调的是,研究世界历史应
A.突出对于各国历史的研究 |
B.超越地区和民族的界限 |
C.特别关注东方民族的历史 |
D.侧重对大国历史的考察 |
“我们不把任何未经验证的意见接受作为真理,而是遵照必要的次序,从一步推演到下一步……不论多么深奥,最终都能发现。”与这句话的理念一致的说法是
A.“信仰即可得救” |
B.“人是万物的尺度” |
C.“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 |
D.“我们茫然于新事物,并对未来充满了恐惧” |
文艺复兴时期,有的人文主义者提出:精通古典即可成为上帝造物中的最优秀者。这表明他们强调对古典的学习和研究
A.只是与人的世俗生活相关 |
B.只是与人的宗教生活相关 |
C.可以显著提升个人的素质 |
D.须符合对古典的传统阐释 |
文艺复兴时期的名著《十日谈》,凭借故事来歌颂爱情与女性的智慧,讽刺教士的腐化与伪善,体现了薄伽丘
A.反对封建纲常礼教的激进民主主义思想 |
B.反对资产阶级剥削与压迫,要求建立理想社会 |
C.歌颂现实生活,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提倡自由平等的人文主义思想 |
D.反对教会专制迷信的启蒙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