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论语》选段,按要求答题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期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颜渊》7)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颜渊》19)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11)对选段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孔子认为在治国的三个条件:粮食充足、军备充足、百姓信任中,老百姓信任是最重要的。 |
B.孔子认为治理国家不能靠杀戮,而应该讲究道德教化,以身作则引导百姓向善。 |
C.孔子以“风”和“草”的关系作比,说明统治者不能高高在上,欺压百姓。 |
D.孔子认为治理国家要建立正常的秩序,从国君到臣民都应该自觉地讲究礼节。 |
上面选段不同的回答中分别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治国思想?请概括。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宣宗酷好促织之戏,谴使取之江南。虫价贵至数十金。枫桥一粮长以郡督谴觅,入得一最良者,用所乘骏马易之。妻谓骏马所易,必有异,窃视之。虫跃出,为鸡啄食。妻惧,自缢死。夫归,伤其妻,且畏法,亦自经焉。(选自《明朝小史》)
这则短文与课文《促织》比较,内容上的共同之处在于_______;
文体特点则不同,短文_______《促织》_______。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按要求答题。
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事也。是尚友也。 “尚论古之人”的意思是:,“是尚友也”中的“尚友”指的是。孟子以的形式阐述了自己对于交友的认识(从结构角度填空)。
孟子说:“友也者,友其德也。”(《孟子•万章下》)请你根据这句话和上面的文字,谈谈孟子对于交友的认识。
简答题。
“他(涅赫柳朵夫)对这片田产上的土地也打算照他在库兹明斯科耶用过的那种办法处理。此外,他还想尽量打听一下关于卡秋莎的事……”
涅赫柳朵夫最后是如何处理“这片田产上的土地”的?他打听到了哪些有关卡秋莎的事?请简述。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①,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②。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③,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注】①济众:周济大众。②尧舜其犹病诸: 病,不足;诸,之乎。③能近取譬:能够就自身打比方,即推己及人的意思。在孔子看来 “仁”与“圣”区别的关键在于:“仁”强调的是,“圣”强调的是。
结合语段,联系现实,谈谈如何做到“仁”?
答:
《巴黎圣母院》简述题(选择其中一道作答,满分5分)选择()
A.简述“一滴水换一滴泪”的故事。
B.列举三个事例,体现圣地避难时,伽西莫多以其独有的温柔方式照顾着爱斯梅拉达。
100 |
|||||||||||||||||||